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7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七十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二十八

  唐二唐書地理志二

坤輿典第七十卷

輿圖部彙考二十八

唐二

按唐書地理志河南道蓋古豫兗青徐之域漢河南弘農潁川汝南陳留沛泰山濟陰濟南東萊齊山陽東海琅邪北海千乘東郡及梁楚魯東平城陽淮陽

菑川、高密、泗水等國,暨平原、渤海、九江之境。洛、陝負 河而北,為實沈分;負河而南,虢、汝、許及新鄭之地,為 鶉火分;鄭、汴、陳、蔡、潁為壽星分;宋、亳、徐、宿、鄆、曹、濮為 大火分;兗、海、沂、泗為降婁分;青、淄、密、登、萊、齊、棣為《元 枵分》;滑為娵訾分;濠為星紀分。為府一,州二十九,縣 百九十六。其名山三崤、少室、砥柱、蒙澤、嵩高、泰岳。其 大川:「伊、洛、汝、潁、沂泗淮濟。厥賦絹絁綿布,厥貢絲布 葛席、埏埴盎缶。」

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六年號「洛陽宮」,顯慶二 年曰東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龍元年復曰東都,天 寶元年曰東京,上元二年罷京。肅宗元年,復為東都。

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

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宮垣 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 百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 北辰,藩衛曰「紫微城。」武后號「太初宮。」上陽宮在禁苑 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 以聽政。都城前直伊闕,後據中山,左瀍右澗,洛水貫 其中,以象河漢。東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 百七十步。西連苑,北自東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 周二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 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開元元年為府。土貢:文綾、繒 糓、絲葛、埏埴盎、缶苟、杞、黃精美果華,酸棗。戶十九萬 四千七百四十六,口百一十八萬三千九十二,縣二 十:有府三十九,曰武定、復梁、《康城》、柏林、《巖邑》《陽樊》 《王陽》《永嘉》《邵南》《慕善》《政教》、鞏洛、伊陽、《懷音》《軹城》《洛汭》 《郟鄏》、伊川、洛泉、通谷、潁源、宜陽、金谷、《王屋》《成皋》《夏邑》 《原邑》《原城》《鶴臺》、函谷、千秋、同軌、《餞濟》《溫城》《具茨》、寶圖、 釣臺、《承雲》《軒轅》。

河南,赤垂拱四年析河南、洛陽置永昌縣,永昌元年更河南曰「合宮」 ,長安二年省永昌,神龍元年復曰河南,二年又曰合宮,唐隆元年復故名。有洛漕、新潭,大足元年開,以置租船。龍門山東扺天津,有伊水石堰,天寶十載尹裴迴置。有瀍水,避武宗名曰「吉水。」 宣宗立,復故名。

洛陽,赤。天授三年,析洛陽、永昌置來庭縣,長安二年省。神龍二年更洛陽曰永昌,唐隆二年復故名。

偃師,畿。天寶七載,尹韋濟以北坡道迂,自縣東山下開新道,通孝義橋。西北有故冨平津、河陽故關。

鞏畿有洛口倉

緱氏,次赤。貞觀十八年省,上元二年復置。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來山,天祐元年更名。東南有轘轅故關。

陽城,畿。武德四年,王世充偽令王雄來降,以陽城、嵩陽、陽翟置嵩州,又析三縣地置康成縣。貞觀三年州廢,省康成。萬歲登封元年,將封嵩山,改陽城曰告成。神龍元年復故名,二年復為告成。天祐二年更名陽邑。有測景臺。開元十一年,詔太史監南宮說,刻石表焉。

登封,畿。本嵩陽。貞觀十七年省入陽城。永淳元年營奉天宮,分陽城、緱氏復置,二年省。光宅元年復置。萬歲登封元年更名,神龍元年曰嵩陽,二年復曰登封。嵩山有中岳祠,有少室山。有三陽宮,聖曆三年置。

陸渾,畿。有鳴皋山。有漢故關。

伊闕,畿。北有伊闕故關。有陸渾山,一名「方山。」 新安,畿。義寧二年以縣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曰穀州,以熊州之澠池隸之,并析置東垣縣,四年省東垣,貞觀元年來屬。有長石山。

澠池,畿。貞觀元年徙穀州來治西五里有紫桂宮,儀鳳二年置,調露二年曰「避暑宮」 ,永淳元年曰「芳桂宮」 ,弘道元年廢。

福昌,畿。本宜陽,義寧二年以宜陽、澠池、永寧置宜陽郡。武德元年曰熊州,三年更宜陽曰冨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