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十九年復升為縣。「有土河。」

瑞州,下,歸德軍節度使。本來州,天德三年更為宗 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諱,謂「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 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三。縣三、鎮一:

瑞安 舊名「來賓。」 唐來遠縣地。明昌六年,更為「宗安」 ,泰和六年,復更今名。

《海陽 》遼潤州海陽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鎮一遷民

海濱 。本慕容皝集寧縣地,遼隰州海平軍故縣,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廣寧府,散,下,鎮寧軍節度使。本遼顯州奉先軍,漢 望平縣地,天輔七年升為府,因軍名置節度,天會八 年改軍名「鎮寧。」天德二年隸咸平後廢軍隸東京,泰 和元年七月來屬。戶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一。縣三:

舊有奉元縣,天會八年改為鍾秀縣。鎮六、寨四、鎮二歡城、遼西。

廣寧 舊名山東縣,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有遼世宗顯陵鎮。寨二閭城、兔兒窩。

望平 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置。鎮一。有梁漁務、山西店。

閭陽 遼乾州廣德軍,以奉乾陵故名奉陵縣。天會八年廢州,更名來屬。有凌河。有遼景宗乾陵。鎮一閭陽、衡家。寨二大斧山、北川。

懿州,下,寧昌軍節度使。遼嘗更軍名「慶懿」,又為廣 順,復更今名。金因之。先隸咸平府,泰和末來屬。戶四 萬二千三百五十一。縣二:

大定六年罷川州,以宜民、同昌二縣來屬。承安二年,復以二縣隸川州。泰和四年,罷川州,以宜民隸興中,同昌隸義州。

順安

《靈山 》本渤海靈峰縣地。

興中府,散下。本唐營州城,遼太祖遷漢民以實之, 曰「霸州彰武軍。」重熙十一年升為府,更今名。金因之。 戶四萬九百二十七。縣四、鎮三:

興中 本唐柳城地。南有凌河。鎮一「黔城。」

永德 遼安德州化平軍安德縣,世宗大定七年更今名。北有凌河。鎮一「阜安。」

興城 遼嚴州保肅軍縣故名,皇統三年廢州隸錦州。有桃花島。

宜民 遼川州,長寧軍,會同中嘗名白川州,天祿五年去「白」 字,國初因之,與同昌縣皆隸焉。大定六年降為宜民縣,隸懿州。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改徽川寨為徽川縣,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罷州及徽川縣來屬。鎮一咸康,遼縣也,國初廢為鎮。

建州,下,保靖軍,刺史。遼初名軍曰武寧,後更,金因 之。戶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縣一:

永霸 本唐昌黎縣地

全州,下,盤安軍節度使。承安二年置,改胡設務為 靖封縣,黑河鋪為盧川縣,撥北京三韓縣烈虎等五 猛安以隸焉。貞祐二年四月,嘗僑置於薊州。戶九千 三百一十九。縣一:

安豐 承元元年十月改豐州「鋪」 為安豐縣,隸臨潢府。三年置《全州》盤安軍節度使治。有黃河、黑河。

臨潢府,下總管府。地名西樓,遼為上京,國初因稱 之。天眷元年,改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為臨潢府 路,以北京路都轉運司為臨潢府路轉運司,天德三 年罷。貞元元年,以大定府為北京。後但置北京臨潢 路提刑司。大定後罷路,併入大定府路。貞祐二年四 月,嘗僑置於平州。

有天平山、好水川,行宮地也,大定二十五年命名。有撒里乃地。熙宗皇統九年,嘗避暑於此。有陷泉,國言曰「落孛魯。」 有合裊、追古思、阿不漠、合沙地。戶六萬七千九百七。縣五,堡三十七。大定間二十四,後增。

臨潢 倚。有「金粟河。」

長泰 有立列只山,其北千餘里有龍駒河,國言曰「喝必剌。」 有撒里葛睹地。

盧川 承安二年以黑河鋪升,隸全州,後復來屬。有潢河。

寧塞 泰和元年五月置。有滑河。

長寧 遼永州永昌軍縣,故名。太祖天輔七年嘗置節度使,皇統三年廢州來屬。

慶州,下,元寧軍,刺史。境內有祖州,天會八年改為 奉州,皇統三年廢。境內有遼懷州,遼太祖祖陵在焉。 舊置奉陵軍,天會八年更為奉德軍,皇統三年廢。遼 太宗、穆宗。懷陵北山有遼聖宗、興宗、道宗慶陵,城中 有遼行宮,比他州為富庶。遼時刺此郡者,非耶律蕭 氏,不與遼國,寶貨多聚藏於此。北至界二十里,南至 盧川,二百二十。西至桓州,九百。東至臨潢,一百六十。 戶二千七。縣一。舊有孝安縣,天會八年改為慶民縣, 皇統三年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