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泌陽倚郭

嵩州,下。唐為陸渾、伊闕二縣。宋升順州。金改嵩州, 領伊陽、福昌二縣。元初,以福昌隸河南。至元三年,省 伊陽入州。領一縣:

盧氏。下。至元二年,隸南京路。八年,屬南陽府。十一年,來屬。

汝州,下。唐初為伊州,又改汝州。宋屬京西北路。元 至元三年,廢郟城、寶豐二縣入梁縣。後復置郟縣。領 三縣:

梁縣下

魯山下

郟縣下

裕州,下。唐初置北澧州,又改魯州,後廢為縣,屬唐 州。金升為裕州。舊領方城、舞陽、葉縣。元初即葉縣行 隨州事,就置昆陽縣為屬邑。至元三年,罷州,併昆陽、 舞陽二縣入葉縣。後復置舞陽。領三縣:

方城下倚郭

葉縣下

舞陽下

汝寧府。唐蔡州,上蔡、西平、確山、遂平、平輿為屬邑。 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輿入汝陽,隸汴梁路。三十年,河 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顏言:「蔡州去汴梁地遠,凡事稽 誤,宜升散府。」遂升汝寧府,直隸行省,以息、潁、信、陽、光 四州隸焉。復置遂平縣。

抄籍戶口闕。《至順錢糧戶數》,七千七十五。

領縣五。州四。州領十縣。

縣五:

汝陽。下。元初廢。後置蔡州治此,仍復置縣。

上蔡下

西平下

確山下

遂平。下。元初省入汝陽,後復置。

州四:

潁州,下。唐初為信州,後改汝陰郡,又改潁州。宋升 順昌府。金復為潁州,舊領汝陰、泰和、沈丘、潁上四縣。 元至元二年,省四縣及錄事司入州。後復領三縣:

泰和下

沈丘下

潁上下

息州,下。唐初為息州,後為新息縣,隸蔡州。五代至 宋皆因之。金復置息州,舊領新息、新蔡、真陽、褒信四 縣。元中統三年,以李璮叛,廢州。四年復置。至元三年, 以四縣併入州。後復領二縣:

新蔡下

真陽下

光州,下。唐初為光州,後改弋陽郡,又復為光州。宋 升光山軍。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屬蘄黃宣慰司。二十 二年,同蘄、黃等州,直隸行省。三十年,隸汝寧府。領三 縣:

定城

固始。下。宋末兵亂,徙治無常。至元十一年,復舊治。

光山。下。兵亂地荒。至元十二年,復立舊治。

信陽州,下。唐初為申州,又改義陽郡。宋改信陽軍。 端平間,兵亂地荒,凡四十餘年。元至元十四年,改立 信陽府,領羅山、信陽二縣。十五年,改為信陽州。二十 年,以羅山縣當驛置要衝,徙州治此,而移縣治於西 南,號曰「羅山新縣」,今州治即舊縣。戶三千四百一十 四,口三萬三千七百五十一。

至元七年數

領二縣:

羅山倚郭

信陽

歸德府。唐、宋州,又為睢陽郡。後唐為歸德軍。宋升 南京。金為歸德府。金亡,宋復取之。舊領宋城、寧陵、下 邑、虞城、穀熟、碭山六縣。元初與亳之酇縣同時歸附, 置京東行省。未幾罷。歲壬子,又立司府州縣官,以綏 定新居之民。中統二年,審民戶多寡,定官吏員數。至 元二年,以虞城、碭山二縣在枯黃河北,割屬濟寧府, 又併穀熟入睢陽,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與 寧陵下邑隸本府。八年以宿、亳、徐、邳並隸焉。壤地平 坦,數有河患。府為散郡,設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員,直 隸行省。

抄籍戶數闕。《至順錢糧戶數》,二萬三千三百一十七。

領縣四。州《四州》領八縣。

縣四:

睢陽,下。倚郭。唐曰宋城,亦曰睢陽。金曰睢陽。宋曰宋城。元仍曰睢陽。

永城下

下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