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州一:

廣安州,本鎮戎地。金升為縣,隸鎮戎州,經亂荒廢。 元至元十年,安西王封守西土,既立開成路,遂改為 廣安縣,募民居止,未幾戶口繁夥。十五年,升為州,仍 隸本路。

莊浪州。下。《沿革》闕。成宗大德八年二月,降莊浪路 為州。

鞏昌等處總帥府。

鞏昌府。唐初置渭州,後曰隴西郡,尋陷入吐蕃。宋 復得其地,置鞏州。金為鞏昌府。元初,改鞏昌路便宜 都總帥府,統鞏昌、平涼、臨洮、慶陽、隆慶五府,及秦、隴、 會、環、金、德、順、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龍、大安、褒、 涇、邠、寧、定西、鎮原、階、成、西、和、蘭二十七州。又於成州 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屬脫思麻路總管 府。六年,以河州屬「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七年併洮 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屬脫思麻路。十三年立鞏 昌路總管府。十四年,復行「便宜都總帥府事。」其年,割 隆慶府利、巴、大安、褒、沔、龍等州隸廣元路。二十一年, 又以涇、邠二州隸陝西漢中道宣慰司。而帥府所統 者,鞏昌、平涼、臨洮、慶陽府凡四:秦、隴、寧、定西,鎮原,階, 成,西和,蘭、會,環,金,德順,徽,金,洋州凡十有五,戶四萬 五千一百三十五,口三十六萬九千二百七十二。

壬子年數

領司一、縣五。

錄事司

縣五:

隴西下

寧遠下

伏羌。下。本舊寨。至元十三年,升縣。

通渭下

鄣縣。下。宋名鹽川寨,金為鎮。至元十七年,置今縣。

平涼府,唐為馬監,隸原州。宋為涇原路,升平涼軍。 金立平涼府。元初,併潘原縣入平涼,化平入華亭,隸 鞏昌帥府。領縣三:

平涼:下屯田一百一十五頃。

崇信下

華亭下

臨洮府,唐臨洮軍。宋為鎮洮軍,又為熙州。金為臨 洮府。元至元十三年,復以渭源堡升為縣。領縣二:

狄道下

渭源下

慶陽府,唐慶州。宋環慶路,改慶陽軍,又升府。金為 慶源路。元初,改為慶陽散府。至元七年,併安化、彭原 入焉。領縣一:

合水下

秦州,中。唐初為秦州。宋為天水郡。金為秦州。舊領 六縣。元至元七年,併雞川、隴城入秦安,治坊入清水。 領縣三:

成紀中

清水中

秦安下

隴州,中。唐改汧陽郡,復為隴州。宋、金置防禦使,舊 領四縣。元至元七年,省吳山、隴安入汧源。十三年,罷 防禦使,為散郡。

有吳山為西鎮

領縣二:

汧源中

汧陽下

寧州,下。唐初,改北地郡為寧州。宋、金因之。元至元 七年,併襄樂、安定、定平入州。領縣一:

真寧下

定西州,下。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淪於先零。宋置定 西城。金改定西縣,復升為州,仍置安西縣,倚郭通西 二寨,並置縣來屬。元至元三年,併三縣入本州。

屯田四百六十七頃

鎮原州。下。唐原州,又為平涼郡。宋、金因之。元改鎮 原州,以鎮戎州之東山、三川二縣來屬。至元七年,例 併州縣,遂以臨涇、彭陽及東山、三川四縣入本州。

屯田四百二十六頃有奇。

西和州,下。唐岷州,又改和政郡,又仍為岷州。宋改 曰西和。舊領縣三,大潭、祐川。軍興久廢,惟有長道一 縣。元至元七年,亦併入本州。

環州,下。唐改威州。宋復為環州。後與慶州定為環 慶路。金隸慶陽府。元初為散郡,舊領通遠一縣。元至 元七年,併入本州。

金州。下。本蘭州龕谷寨。金升寨為縣,以龕谷為金 州治所。元至元七年,併縣入州。

靜寧州,下。宋慶曆中,以渭州隴干城置德順軍,復 置隴干縣。金升為州。元初,併治平、永洛入隴干。後復 省隴干,改為靜寧州。領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