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十三卷目錄
建都部總論二
古今治平略〈古今都會〉
春明夢餘錄〈郭子章都論〉
坤輿典第一百十三卷
建都部總論二
古今冶平略
《古今都會》
「若乃敦龐於天地之始,昭晰於羲農之世,用長黎元, 未爭疆場,而南翬表貺,東風入律,光乎上德,奚遠弗 臻。然則星象麗天,山河紀地,仰觀俯察,萬物攸歸。」是 以庖羲氏生於成紀而為天子,都於陳。神農氏都陳 而別營於曲阜。黃帝生於壽丘而都於涿鹿。少昊始 自窮桑而遷都曲阜。顓頊始自窮桑而徙邑商丘。高 「辛繼統,建都於亳。帝堯始封於唐,既即帝位,都於平 陽。虞舜都於蒲坂。夏禹受禪,都於平陽,或在安邑。有 商遷徙不一。湯初都於亳,至仲丁,亳有河決之患,乃 遷於囂。至河亶甲囂,又有河決之害,復遷於相。祖乙 之時,相又河決,自相而遷於耿。耿又為水所圯,復自 耿而徙於邢。蓋頻為河患,遷至再四」矣。及盤庚嗣位, 欲復湯之舊業,謀所以避河患而永計長久者,而臣 民族姓,安土重遷,相與怨咨。帝乃作《誥》三篇,諭以遷 都之利,不遷之害。於是始南涉河,遷於亳,從湯所都, 改號曰殷,而商道復興矣。周自后稷以來,公劉遷於 邠,至古公亶父避狄難遷居岐下。及文王為西伯時, 聞崇德亂,遂伐崇侯虎軍三旬而不降,退修其德教 而復伐之,因壘而降。既伐崇,作豐邑,因徙都焉。武王 伐商,定都於鎬。《詩》曰:「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自西自東, 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既又以洛為天下之 中,四方朝貢道里均,於是遷九鼎於洛邑,有宅洛之 志未遑也。成王嗣立,乃命周公、召公營之,既成,謂之 東都,以朝諸侯,遂定鼎於郟鄏。卜曰:「傳世三十,歷年 八百。」又卜瀍水東為下都曰成周,即以處殷遺民者 也。然時雖已宅洛,而王以鎬京宗周常居之,命周公 留治東都。《書》曰:「命公後,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 文武受民亂,為四輔」者是已。蓋洛邑,天下之至中,豐 鎬,天下之至險。成王於洛邑定鼎以朝諸「侯,所以承 天地沖和之氣,宅土中以涖四海,其示天下也公於 鎬京定都以壯基本,所以據天下形勝之區,處上游 以制六合,其慮天下也遠。」後至平王即位,以豐鎬不 可居,乃東遷都於洛邑,秦襄公以兵送之,王遂封襄 公為諸侯,賜之岐、豐之地。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 使聘問之禮。及文公踰隴,營居岐、雍之間,而穆公修 政,東境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公侯侔矣。是後陪 臣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權,征伐會盟,威重於諸侯。 及田常弒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 戰功矣,三國因之,卒分晉國,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 國之盛自此始。務在強兵并敵,尊用謀詐,而從衡短 長之說起,矯稱蜂出,誓盟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 約束也。秦始小國,僻遠諸夏,擯之比於戎翟。至獻公 之後,常雄諸侯。傳至始皇,遂有天下。論秦之德義不 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 併天下,周室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或曰:「東方 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 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 以豐、鎬代殷。秦之帝用,雍州興,蓋若天所助焉。」然則 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者也。且周自平王至於亡,非 有大無道者也。𩑽「王之神聖,諸侯服享,然終以不振, 則東遷之過也。昔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成王、周 公始增營之。周公既沒,葢君陳畢公更居焉,以重王 室而已,非有意於遷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 畢,此豈有意於遷哉?」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遺其子孫 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敗,至於乞假以生可也,然終 不可議田宅。今平王舉文、武、成、康之業而大棄之,此 一敗而粥田宅者也。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 之德無以過周,而後王之敗亦不減幽、厲,然至於桀、 紂而後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東周之名存而 實亡也。是何也?則不粥田宅之效也。盤庚之遷也,復 殷之舊也。古公遷於岐。方是時,周人如狄人也,逐水 草而居,豈所難哉?衛文公東徙渡河,恃齊而存。齊遷 於臨淄,晉遷於絳、於新田,皆其盛時,非有所畏也。其 餘避寇而遷都,未有不亡,雖不即亡,未有能復振者 也。春秋時,楚大饑,群蠻叛之,申、息之北門不啟,楚人 謀徙於阪高,蒍賈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於是乎 以秦人、巴人滅庸,而楚始大。嗟夫!使平王定不遷之 計,收豐、鎬之遺民,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勢臨東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