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1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坤輿典第一百二十五卷

關隘部藝文一

《函谷關賦》
漢·李尤

「惟皇漢之休烈兮,包八極以據中。混無外之蕩蕩兮, 惟《唐典》之極崇。萬國喜而洞洽兮,何天衢以流通?襟 要約之險固兮,制關鍵以擒并。」其南則有蒼梧、荔浦、 離水、謝沐,涯浦零中,以窮海陸。於北則有蕭居、天井, 壺口石陘,貫越代朔,以臨胡庭。緣邊邪指,陽會玉門, 凌測龍堆。或置於西,則有隨龍、武夷,白水江零。沔漢 阻曲,路繇山泉,奮水遼濫,沐落是經。迺周覽以汎觀 兮,歷眾關以遊目,惟夸闊之宏麗兮,羌莫盛於函谷。 施雕礱以作好,建峻敞之堅重,殊中外以隔別,翼巍 巍之高崇。命尉臣以執鑰,統群類之所從,嚴固守之 猛厲,操戈鉞而普聰。蕃鎮造而惕息,侯伯過而震惶。 惟函谷之初設險,前有姬之苗流;嘉尹喜之望氣,知 真人之西遊,爰物色以遮道,為著書而肯留。自周轍 之東遷,秦虎視乎中州,文馳齊而懼追,譎雞鳴於狗 偷,睢背魏而西逝,託衾衣以免搜。大漢承弊以建德, 革厥舊而運修,准令宜以就制,因茲勢以立基,蓋可 以詰非司邪,括執喉咽。季末荒戍,墮關有年,天閔群 黎,命我聖君,稽符皇乾,孔適河文。中興再受,二祖同 勛。永平承緒,欽明奉循。上羅三關,下列九門。會萬國 之玉帛,來百蠻之貢琛。冠蓋紛其雲合,車馬動而雷 奔。察言服以有譏,捐繻傳而勿論。於以廓襟度於神 聖,法《易》簡於乾坤。

《函谷關銘》
前人

函谷險要,襟帶喉咽。尹從李老,留作二篇。孟嘗離秦, 奔騖東征。夜造稽疑,譎以雞鳴。范睢將入,自盛以囊。 元鼎革移,錯之新安。舍彼西阻,東即高原。長墉重關, 閒固不踰。簡易易從,與《乾》合符。

《至關》
黃憲

徵君如蜀,踰棧道至關,關吏譏而不納。從者慍徵君 曰:「國有禁是也。」乃館於國門之外。子高私與之贐,徵 君覺而徉臥,關吏請入,子高喜,以告徵君,曰:「國無禁, 我不入矣。」子高曰:「先生未至蜀之關,馳驅於道路,將 以赴也;既至,將以入也。」關吏譏,則曰有禁;關吏請入, 則曰「無禁。」岑也惑焉。徵君笑曰:「子惡知哉?夫先王之」 設關也,以戒不虞,故負關擊柝,皆以其職而事於王。 四民非關不由,非譏不入,此先王之明禁也。今吏曰 「不可入則止,吏曰請入則行」,是由吏也,非由禁也。吾 聞先王以禁為關,未聞以吏為關也。出入於吏之口, 乞人猶惡之,況賢士乎?夫賢士國家之巨關,扞不軌 而遏佞人,驅曠民而制淫族,鎮百姓「而寧諸侯,不恃 爵而貴,不恃祿而富,其尊莊而顯厚也如是,汝徒見 諸侯之關,而不見賢士之關乎?」子高曰:「夫賢士之顯 於時也,必先由諸侯之關,而後使諸侯由其關。不然, 雖厲敬義之禁,擊仁智之柝,諸侯不聞焉。不聞於諸 侯,何關之為?昔仲尼以仁義為關,周流列國,然猶絕 糧於陳,削跡於宋,而」不能扼諸侯之關,故退而設於 《六經》,以防名教。老子以道德為關,猶騎青牛而過函 谷,以避周亂。史之文曰:「周太史耳西出函谷關。」令尹 喜曰:「周將亡乎?」蘇秦、張儀以縱橫為關而顯諸侯,諸 侯役之如妾婦;商鞅、申不害以刑名為關而制黔首, 諸侯待之如雞豚。夫蘇、張、申、商之徒,皆干謁於諸侯, 而後能騁其術也。繄先王之道術,陋蘇、張而黜申、商, 諸侯慕之,若酷火之求濟於水,危疾之求瘳於扁鵲 也。使生不由諸侯之關,而資左右以流譽,則雖欲效 蘇、張之揚眉,而談笑於傾蓋之際,不可得也。今士庶 之遠涉者,皆擁於關,關吏拒之以待先生,恭亦甚矣。 先生以為悍而不入,何弗恕也?抑且以為「固弟子不 遠千里而從遊,為道計也。今遇國不入,宿於關外,是 輕身而賤道也。賤道則曲,輕身則戮。先生其若之何?」 徵君曰:「是則然矣。使為士者懷道而見諸侯,諸侯拒 而不見,士將去,諸侯又求之。於斯時也,士亦復見耶? 吾之遊於諸侯,非無交也。魯招以玉,齊聘以元纁,魏 招以駿馬,韓招以方圭,秦」聘以幣及旌,晉聘以白貂, 其交也殷矣,故去巖穴之樂而與諸侯遊也。今蜀招 我以寶劍,其文曰「利用之器。」我入蜀之疆,蜀使過而 不識,故不得返命,韓王遂不出郭而逆。吾亦唯是好 遊而不相聞,恐擾其土地,走其耆老,是以潛至於蜀 國之關,而關吏辱我以不納,瀆我以無信。跡其所為, 諸侯聞之「必罪焉。後有治關者,必以吾一人之故而 怠其譏,無乃亂禁乎?所以待而不入也。」子高不能對。 徵君曰:「吾將就駕,棲於太白之岡,以觀蜀國之政,待 漢室之清,不亦可乎?汝愛其師而不愛義,吾其沒身 已哉!」館人以其言通關吏,關吏匍匐叩頭而告曰:「僕 賤吏也,不能大賢之履,實以不恭。久淹高駕,且獲戾 於左右,賤吏唯命。」蜀王若聞之,以為小人蔽扞賢者 於外,罪無宥,賤吏亦唯命。「若夫子忘賤吏則生,不忘 則死,是賤吏之禍福在夫子也。」徵君笑而不應。關吏 知從者之私賂也,出謂子高曰:「僕命寄旦夕,不敢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