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4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怨詩》:導而左遠之為小塘,塘陰有以通寒水,浴者時啟而劑泉之溫。寒水者,亦泉也,去湯泉數武,出於泥沙。湯泉有石根,若焦釜者,出之石不反則寒矣。泉前唐寺,貞觀二年建,名福泉寺,人又呼湯泉寺。

湧珠泉 在遵化州鐵廠北二里許,一名「聖水泉。」 平麓積石泉自石罅中出,湧泡如珠,旱引灌田,亦一方之利。

蒲池 在遵化州西七里,廣二里,有《記》。

清水河 按《府志》:「州西六里,源出道溝峪,會沙河入水門口。」

沙河 按《府志》:「源自羅文、沙坡等峪,以達南關,入水門口。」

水門口河 按《府志》:「州南三十里,兩山之間,九河之匯,自懸崖而下。」

合河 按《府志》:「州西南七十里蒼山前,一州之水會此。」

灤河 按《州志》,又名灤江,州東七十里,源出塞外,由潘口入,南經灤州入海,宋因名郡為灤川郡。

臨河 按《州志》,州西七十里。

聖水庵泉 按《州志》:「在桃花山下,迸於懸岩,水甘冽。側有芳樹石室,相傳有老衲憫僧遠汲勞苦,咒而得泉。」

海子 按《州志》:「州西南四十里,縱廣十數里,為湯、黎二河下流。」

鹿角河 按《州志》:「州西南七十里近河池,舊苦水,知縣辛志登開渠洩之,遂成膏腴。」

雙泉 :按《州志》:「州東南四十里產上水石,水沫浸腐草,結聚而成。」

茂公泉 按《州志》:「州西北十八里,其水自北來,從下而上,至馬相營,引渠汲灌,村人利之。又名劍泉。」

樓子湖 按《州志》:「州南十三里,縱廣七里,產蓮芡。成化中,澤水瀦注,遂成淵津。」

豐潤縣

鴉鶻山 在豐潤縣西北二十里,有石穴二,俗呼「孟家洞」 、「趙家洞。」

陳宮山 在豐潤縣北,縈迴數十里,東至還鄉河,西接黃土嶺,其色蒼翠,又名「花山。」

書室山 在豐潤縣西北四十里,舊名靈應山,懸崖壁立,上有泉,濆流而下,有巖曰「攻書室」 ,改今名。相傳韓信曾閱書於此,至今有石案、石硯、山津時滴池奇蹟也。

夕月山 在豐潤縣東八十里,舊名「朝月」 ,兩峰特起,狀如偃月,改今名。

石鼓山 在夕月山南,狀如石鼓。

腰帶山 在豐潤縣東八十里,山腰有石如帶。「琵琶山 」 在豐潤縣北三里,產白土如粉,可堊屋壁,以形名。

王化山 在豐潤縣北五里,孤峰疊翠,寺觀清幽。

車軸山 在豐潤縣南二十里,圓而高,若臥轂然。上有無梁閣一、塔二,宋崇寧時建。

翠花山 在豐潤縣東北二十五里。石如翡翠,故名。

金窯山 在豐潤縣北三十里,斗絕峻嶒,山半一洞,石扉固扄,上有朱書,人不盡辨,惟「黃金無人見」 五字,耿耿不滅,故以名山。

偏崖山 按《府志》:「縣大嶺山西南。其山東峻西低,高數百仞。」

馬頭山 按《府志》:「縣東北四十五里,數峰馳驟,一峰昂若馬首。」

党峪山 按《府志》,「縣北五十里。」

無終山 按《府志》,「縣西北四十里,乃古無終子國之處也。」

靈應山 按《府志》:縣西北四十里,懸崖壁立,有泉濆流,有巖曰「攻書室。」

崖兒口山 按《縣志》:「縣東北八十里,眾峰連亙,東斷為崖兒口,有水自崖而出,是為還鄉河,斷為白霫口。有民近口以居,亦云白霫里。」

水頭山 按《縣志》:在腰帶山西南有泉,一脈出於叢石之間,故名。

狼山管 按《縣志》「在鴉鶻山西北,兩山對峙,中有路通遵化,又名兩山口。」 俱《古志》。

念經峪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上水潞北。」 其山巍峻,澗谷逶迤,草木叢茂,多產榛,歲可收百石,遠近居民咸取利焉。

唐山 按《縣志》,「縣東南四十里,孤高秀麗,灤派經東,上有姜將軍廟、藥王廟,出煤供爨石,可煆為灰尢,宜給磁陶,居民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