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尉 」 廳房共十二間。
「防禦宅 」 :兩處,共房二十間。
營房 一百間以上在舊「演武場」 內,康熙十二年添設。
平谷縣縣治 在東街。按《縣志》:洪武初建。成化三年,知縣郭銘重修。正廳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庫房三間,在正廳之後。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東西各五間。大門三間,儀門三間,戒石坊一座,在儀門內。知縣劉愛建。後堂三間,知縣馮思忠建。倉獄神廟一間,預備倉東南北各三間,俱在儀門外東。監房三間,在儀門外西。知縣公廨在後堂後。吏舍在縣丞廨後。申明亭三間,在縣門東。旌善亭三間,在縣門西。俱知縣劉愛建。縣丞公廨 在東三房東。
典史廳三間 :在縣廳西。典史公廨,在典史廳西。
陰陽學 在縣治西北,今廢。
醫學 在縣治西,今廢。
積留倉 在縣治西北,裁革,今廢。
僧會司 在縣治西覺雄寺。
道會司 在縣東南朝陽觀。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九年建。嘉靖二年,知縣王謙重修。正廳三間,後堂五間;知縣劉愛添修。穿堂一間,知縣劉愛建。大門三間,儀門三間,前後東西廂房共十二間。
後察院 「在縣治北。成化年間建。嘉靖二十五年,知縣王椿重修。」 正廳三間,後堂五間;知縣劉愛「添修。」 大門三間,儀門一間,前後東西廂房各二間。
營州中屯衛 在察院東。永樂二年,自口外大寧地方,移建於此。成化四年,都御史閻本為重修。正廳三間,抱廈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後堂三間,六房東西各三間,大門三間,儀門一間,經歷司廳三間,鎮撫司廳三間,左、右、中、前後所各二間,軍器局三間,軍需庫三間,以上俱廢。監房三間,經歷盧寧建;經歷公廨六間,經歷盧寧建;演武廳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將臺一座,俱在縣西門外,知縣樊秬建。
沙嶺館 舊無,知縣劉愛買地一區建。
遵化州州治 在城東北。按《州志》:明洪武初,頒天下公廨式,主簿徐成建。正德元年,知縣郭儀重修。萬曆四年,知縣宋仕擴之。中為正堂七楹,堂之左右皆幕庭,各三楹。堂左下為承發司、吏、戶、禮房,為糧科;右下為兵、刑、工房,為馬科,為兵、南、兵、北科。堂之後為省政堂,為幕所。堂兩翼為庫,前為官箴亭。知縣辛志登始以木楔為儀門,門之左為大戶房、寅賓館、土神祠,門之右為獄神祠。又前為正門,最後為知縣宅。吏舍、公廨十五間在典史宅後。架閣庫一間在堂之東序。申明亭、旌善亭並列縣門,兩旁,有御製板榜。今吏戶房、吏舍、公廨併架閣庫、申明亭、旌善亭,明季俱廢。
縣丞宅 在東近廢
典史宅 在西南。餘如舊制。
察院 州東北
府館 州治東
總鎮府行署 在州治東。今改為城守營遊擊署。
左營公署 今改為「城守營」 ,中軍守備公署。僧正司 在東覺寺。
「道正司 」 ,在元帝廟。
養濟院 在城東北
預備倉 「在州堂東。」
演武場 在州治北二里。
豐潤縣縣治 在城東北隅。按《縣志》:東北抵城,西南抵民舍。金大定二十七年建。元至元七年,縣令孫慶瑜修。明洪武初重建。永樂二年縣令甯智修葺正堂,縣令王某扁曰「豈弟」 ,并後堂各三楹。嘉靖十九年縣令喬遷重修。戒石亭在甬路中。弘治年縣令張表立。幕廳三楹,儀門、譙樓各三楹,庫房二楹,在堂東西。鑾駕庫二楹,在堂西,今改為庫司。典吏東西序各五楹。嘉靖二十年,縣令劉佐重建。隆慶三年,縣令王納言復各添建四楹。知縣宅在後堂東。共治堂原為縣丞宅,在前堂東。後因裁革,改為書舍。隆慶三年,縣令王納言復建正屋三楹,以便士大夫之交接,扁曰「共治。」 堂南為門,迤西復為一門,以總出入。吏廨,三十間。嘉靖十四年,縣令喬遷建。二十八年,縣令時鳳重修,舊盡廢。隆慶三年,縣令王納言重建。土地祠在儀門外,重監并獄神廟。女監在儀門外西。輕監,在儀門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