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十七卷目錄

 順天府部紀事五

職方典第三十七卷

順天府部紀事五

《通州志》:「明洪武元年七月癸酉,紅光滿空,自丑至辰, 乙亥黑氣起,從寅至巳乃消。」

《餘冬序錄》:洪武元年八月,天兵定燕都,危學士素走 報恩寺俯身入井,寺僧大梓挽出之,謂曰:「國史非公 莫知,公死是死國之史也。」危由是不死。翰林待制黃 殷士哻投居賢坊井中,從人張午負以出曰:「君小臣 而死社稷耶?」黃曰:「齊太史兄弟皆死小官,彼何人哉!」 午使家人環守,至日昃,會大將軍徐達下令:勝國之 「臣俱輸告身黃紿。」午取告身,午出,還求勿得,亟往視 井,則黃已死。午買棺以斂,且營葬焉。

元年十一月大將軍徐達帥師伐北平所過擇人守 要害。

《實錄》:「改湖廣行省參政趙耀為北平行省參政。耀常 從徐達取元都,習知其風土民情、邊事緩急。上命改 授北平,且俾守護王府宮室。耀因奏進工部尚書張 允所取《北平宮室圖》。上覽之,令依元舊皇城基改造 王府。」

三年七月,詔建諸王府。工部尚書張允言:「燕國用元 舊內殿」,上可其奏。

洪武四年,魏國公徐達駐師北平,以沙漠遺民屯田 長安。《客話》:國初,高麗遣金濤等四人來入太學。洪武 四年,濤登進士歸國。其後各國及土官亦皆遣子入 監。監前別造房百間居之,名「王子書房。」有奏歸省者, 命禮部厚賜,以榮其歸。今太學前有「交趾」號房,蓋成 祖設北監以來,所以處交趾官生者。

《實錄》:「十二年十一月,燕府營造訖工,繪圖以進。其制, 社稷、山川二壇,在王城門之右。王城四門:東曰體仁, 西曰遵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門樓廊廡二百七十 二間。中曰承運殿,十一間。後為圓殿,次曰存心殿,各 九間。承運殿之兩廡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運周圍 兩廡至承運門,為屋百三十八間。殿之後為前、中、後」 三宮,各九間。宮門兩廂等室九十九間。王城之外,周 垣四門,其南曰「靈星。」餘三門同王城門名。周垣之內, 堂庫等室一百三十八間,凡為宮殿室屋八百一十 一間。

《實錄》:「十三年三月,燕王之國。」

《大城縣志》:「洪武十八年,旱。」

《文安縣志》:「洪武十八年旱,詔免今年租賦。」

《保定縣志》:「洪武十八年旱,詔免本年全稅。」

《逃虛子集:石經》貯于巖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門 閉之,穴以浮圖鎮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洪武二 十一年正月,道衍奉命往觀賦詩,鐫于華嚴堂之壁。 《實錄》:「明洪武二十二年,命燕王出師古北口,襲乃兒 不花于迤都,降下之。」

《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北平布政使司 左參政周偉言,通州白河,北接大山諸河水道,東南 至直沽海口。每霖雨時降,水澇泛漲,橋梁頹圮,修築 勞民。其通州舊有糧船六十餘艘,罷運已久,宜改為 浮梁于白河之上,以便經行』。書奏,命廷臣議行之。」 《文安縣志》:「三十三年大雨,平地水三尺。」

《九朝野記》:太宗在藩邸,有風李秀者,啟上某地貴不 可言,殿下寧有可葬者乎?上怪其不祥,曰:「無之。」秀曰: 「固也,第不知殿下乳母誰與?」上曰:「死矣,槁葬于其原。」 秀請更葬,上從之。其地去西山四十里平壤間,即聖 夫人墓,人呼妳母墳是已。

明初,有玉鴿十二從南方來,飛集燕山。識者謂「北平 必當王」,蓋兆燕山十二陵也。

《明通紀》:建文皇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允炆即位。 十一月,以工部右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以謝貴 為都指揮使。時燕齊皆有告變者,帝以問黃子澄曰: 「『孰當先討』?子澄曰:『燕王久稱病,而日操練軍馬,且招 異人術士使在左右。此其機已彰露,討之不可不亟』。 帝召齊泰問曰:『燕王素善用兵,討之計將安出』?泰對」 曰:「今《邊報》北邊警急,惟以防邊為名,發軍戍開平,其 燕府護衛精銳,悉調出塞,去其羽翼,無能為矣。不乘 此時圖之,噬臍無及也。」帝善之,乃選用昺貴,俾察燕 府動靜,徐為之計。

三十二年六月,燕山左護衛百戶倪諒上變,告燕府 官旗于諒、周鐸等陰謀,詔逮赴京,皆沒產伏誅。燕王 亦被詔讓。乃稱疾佯狂走市,語言蹇亂,或暈仆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