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碑之題篆,則宋仁宗御書,至元間自汴移至此者。 《元史》本傳:元中統中,尼波羅國人阿尼哥從帝師入 見,帝問何所能,對曰:「臣以心為師,頗知畫塑鑄金之 藝。」帝命取明堂鍼灸銅像示之曰:「此安撫王。」「使宋 時所進,歲久闕壞,無能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對曰: 「請試之。」至元二年,新像成,關鬲脈絡皆備。金工歎其 天巧,莫不愧服。

《實錄》英宗《御製銅人腧穴鍼灸圖序略》:「宋天聖中,創 作《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三卷,刻諸石,復范銅肖人,分 布腧穴,於周身畫焉。脈絡條貫,纖悉明備,考經按圖, 甚便來學。於今四百餘年,石刻漫滅而不完,銅像昏 暗而莫辨。朕重民命之所資,念良製之當繼,乃命礱 石范銅,倣前重作,加精緻焉。建諸醫官,式廣教詔,來」 者尚敬之哉。

《春明夢餘錄》:「翰林院在東長安門外,北向。其西則鑾 駕庫,東則玉河橋,元之鴻臚署也。」

《明一統志》:「翰林院在玉河西岸,四夷館隸焉。」

《玉堂叢語》:宣德七年,以故鴻臚寺為翰林院,落成,諸 殿大學士皆至。學士錢習禮不設西楊南楊座。或問 之,應曰:「此非三公府也。」三楊以聞,上命工部設座,禮 部敘位次,二楊始自內閣出,坐諸學士上。

殿閣《詞林記》:「國初建官,以本院為近侍衙門,故公署 雖在外,而僚屬相聚,恒在館閣。洪武初,建翰林院於 皇城內,學士而下,晚朝即宿其中,扁之曰『詞林。永樂 中,行在本院官仍在禁內供奉,不別立公署。正統七 年八月,詔建於長安左門玉河西岸,而東岸則為詹 事府焉。正堂三間,中設大學士、侍讀學士公座,左為』」 史官堂,右為講讀堂,首領官房在儀門外之右。嘉靖 戊子,始建御製「五箴亭」及「敬一亭。」亭樹於堂之南,左 則劉文定井,井之外為蓮池,右則柯竹岩亭,亭之前 為土山。

《燕山叢錄》:「京師翰林院門左右各積有飛沙,高數尺, 擁梐枑若短牆然,微風一動則坌起,出入者厭之。世 廟時,掌院某嘗令除去官僚,罷譴幾空,沙還積如故。 或以為形勢宜爾。」

《翰林記》:「劉井,學士劉定之所浚,在公署後堂之左。柯 亭,學士柯潛所建,在公署後堂之右。前後二間,凡八 楹。後堂有二柏,亦潛所種。」

《玉堂叢語》:柯潛既綜院章,就詞林後圃結清風亭。亭 下鑿池蒔蓮,決渠引泉,退偃坐其中,翛然若真登瀛 洲者。廖道南游翰林,見有亭一區,曰「柯亭」,有柏二株, 曰「柯學士柏」,歎曰:「流風遺澤,令人永矢勿諼。」

《燕都游覽志》:「瀛洲亭在翰林院內堂之右,故有隙地 一區。萬曆秋,甃為方池,構亭中央,額曰『瀛洲池』,逼近 玉河隄聞先是亦常引是河水一勺入池,而今湮塞。」 《湧幢小品》:「楊晉菴守隨,掌翰林院,院之後圃有巨柳 數章,參天蔽日,民之輸廩米者,欲曝於庭,患柳陰之 翳之也,請伐其最鉅者。公不許,作《伐老柳賦》示意。」 《殿閣詞林記》:「宣宗章皇帝宣德七年六月,賜御製《翰 林院箴》,今揭於院之後堂,朱髹榜字,用金塗之。」 明宣宗《翰林院箴》,「廷有司言,自周則然,後世襲用,愈 密而重。策命所書,講學所資。幾務之嚴,於度於咨。代 有賢哲,博聞明識。克勵翼之,用光厥職。咨爾儒臣,朝 夕左右,必端乃志,必慎乃守。啟沃之言,惟義」與仁。堯 舜之道,鄒孟以陳。詞尚典實,浮薄是戒。謀義所屬,出 毖乎外。必存大公,罔役於私。昔人四禁,汝惟勵之。獻 納論思,以匡以益。以匹前休,欽哉無斁。

《世宗實錄》,「嘉靖五年十月,上製《敬一箴》及注范浚《心 箴》、程頤《視聽言動》四箴頌,賜大學士費宏等疏謝,請 敕工部於翰林院築亭立石,以垂永久。」從之。

《燕都游覽志》:「寶善亭三楹,在翰林院東偏,軒窗虛豁, 旁臨玉河,環蔭喬木,學士靜觀之所也。」

《翰苑須知》:「翰林院尊道堂、修吉堂、瀛洲亭、寶善亭、原 心亭、成樂軒、大小門窗、竹簾鉤,俱工部器皿廠辦送。」 穀城山房草:「甲戌五月,翰林院中吏舍有白燕一雙, 獻之內閣。又池中蓮花早開,相君并以獻,溫旨答之。」 《長安客話》:「萬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雙乳,輔臣以獻 進兩宮並賞焉。」

《穀城山房筆塵》:「南昌張直閣位在翰苑,嘗上疏請令 史官行人奉使四方,各求遺書一部,送國學翰林收 藏,得旨允行。」

《蓉塘詩話》:「國初庶吉士或在中書省,或在文華堂,後 改翰林院。」

《未軒集》:「故事,自十月朔日始賜庶吉士酒,至四月晦 止,歲以為常。」

《燕都游覽志》:「玉河即西苑所受玉泉,注入西湖,逶迤 從御溝流而東,以注於大通河者,隄在東長安門翰 林院東畔,有坊二,署曰『玉河東西隄,其南北有三石 梁,西隄舊有高柳垂蔭水。而崇禎己巳冬,城守官軍 禦寒無具,盡斫為薪,僅存翰苑牆東一帶矣』。」

《春明夢餘錄》:「詹事府在皇城東玉河岸上,西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