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韓家河 在縣昌泥村,由東北流入龍池河,今涸。

夾河 在縣北三十里。自清漳河分流至衡水界,流經縣境入滹沱河。

駱駝村 在縣西北五里。因大水漂駝於此,故名。

堤南河 在縣。正德間為河水所衝,秋漲通舟楫,又衝孫木寺,一名「孫木寺河。」

晉州

鼓城山 在州西五里。古坡城。

蓮花池 有二,一在晉州北二里丁家莊,一在隆平縣北八里,舊為蓮池,方數里,今為民田,一過秋即生焉,故名。

安平縣

院西口河 在縣北二十五里。西通沙河、滋河、唐河三水至此會而為一,東入河間河。

饒陽縣

饒河 ,在縣西南三十里。漢置縣取此。

黃河 在縣南八里,絕流,其故處廣十里,兩岸俱有古堤。見《水經》。

武強縣

武強山 在境內。漢置縣,取此。

于家河 在縣西北八里。弘治間,水衝,今秋漲通舟楫。

古河、岔河 二河俱在縣,即清漳之分流。亭子河 在縣東三十里,迤東即武邑境,即長蘆溝支派

龍池河 在縣南八里。即滹沱支派,東流入清漳。

鴈河 在縣治南十二里。自深州境東流入柳河。

傅家池 在武強深州境界,自滹沱水漲沒,徙南劉村,東南流出縣界。今改經衡水、伍花入《漳水》。

垂楊池 在縣西廓外,其水通泉,俗傳有黿窩。賈家溝 在縣東北屯村,東流合漳水,今涸。閆家溝 在縣東正坊頭,即古滹沱之末流也,今涸。

聖水井 在縣南二十里,地名「三龍堂。」 蓋與衡水、武邑三縣界地相接,各有龍堂。內有井,歲旱有司祈禱,遇至誠者輒有應。

趙州

平棘山 有二:在趙州北曰「大平棘」 ,在州南曰「小平棘」 ,皆去城百步許。因其頂平而生棘,故名。後魏置縣取此。

龍平山 在州城東北三十里。宋子城之名。父老相傳云:其山舊高聳,一日風雨驟作,龍過而平其半,故名。

鞍子山 :在州城東北三十里。以其形似馬鞍,故名。

三臺岡 在州南二十里,三岡排列如臺,故名。俞家岡 在州東二十里,因有俞姓居其旁,故名。

星岡 在州東,人呼「二十八宿」 ,大小阜二十八,環列城外,因名。

清水 在州自獲鹿縣封龍山北發源,經欒城至本州入城濠,東流抵寧晉葫蘆河。

活潑泉 在州柏林寺後,以其四時不涸,有活潑之意,故名。

柏鄉縣

𡺱山 在縣,見《隋書》。鳳凰岡, 在縣東門內崇光寺後築土岡形似鳳,故名。

槐水 :在縣治西北六里。發源贊皇縣北黃沙嶺,經元氏、高邑、遶縣抵寧晉入葫蘆河。

牛河 在鄉。源出太行之麓。

湫水潭 :在縣治北二十里。

隆平縣

澧水 ,在縣東一十里。源自漳河,分流經縣界,與沙河水合,入葫蘆河。

老僧河 在縣北五里。相傳,古有一老僧尋水至此,以杖插地,水泉湧出成溪,故名。上建石橋,亦名「老僧橋。」

槐武河 在縣北三十里五橋村。

神泉河 在縣北五里。發源於堯山之東流經縣城北,過老僧,至通濟,東流至於落薪,源泉洶湧不絕,直達滄瀛。

小泊 ,在縣東北七里。有水,遠望則白,故名。「肖莊泊 」 在縣多產魚藕。

大陸澤 ,在縣東三十里。隋置縣取此。《圖經》云:「大陸、大麓、大阿,一澤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