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金剛寺 縣東北。俱元至正間建。

白佛寺 縣西張相村,元至順間建。

觀音寺 縣西,明天順間建。以上俱《府志》。圓通寺 在城東三十里郭寨村。

鐵佛寺 在城西五里孔村。寺有舊鐵佛,成化十七年重修。

東觀音寺 在城東南二十里張村。寺供古鐵佛像,宣德時重修。有古碑、古井存焉。

石佛寺 在城東二十里焦村。其地周圍深闊如湖池,中有臺,高丈餘,方一畝許,遇水泓,獨臺殿聳峙,波映珫璃可愛。明成化、正德間重修。鎮洺觀音寺 在城東三十里通濟橋東,因有古石佛,明成化年重修,為洺水之鎮。

東白佛寺 在城東北二十里白佛店。元至正年間建。明正統十一年重修,內有白石佛,因名。水月寺 在城東四十里史趙村,係古剎。舊廢。明正德五年、成化二年、弘治二年俱重修。觀音堂 在城東南二十里東三趙村。成化二年、正德十年俱重修。

觀音堂 在南關外。明弘治十七年,知縣陳世良創建。

皇清順治五年俱重修。

觀音堂 在西關外,明萬曆癸未年,邑人刁還質建。

皇清康熙六年重修。

白衣堂 在北門外西河邊,明萬曆四十一年建。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白衣庵 在西門外迤北大路旁。

皇清順治六年建,十五年重修。

斯受堂 在城西八里河頭郭村。

皇清順治十八年建。以上縣志

平鄉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縣城南。按《平鄉縣志》,「計地六畝八分三釐三毫,東西長四十步,南北長四十一步,洪武六年建。」

社稷壇 北門外。按《平鄉縣志》,計地六畝七分二釐三毫,東西長四十八步三小尺,南北長三十三步一小尺。洪武六年建

邑厲壇 縣城北。按《平鄉縣志》,「計地三畝九分一釐五毫,東西長三十二步二小尺,南北長二十九步,洪武六年建。」

八蜡廟 縣治內東

馬神廟 縣治內東

城隍廟 縣治東北。按《平鄉縣志》,「洪武六年知縣王藻建。」

三皇廟 縣東北隅。按《平鄉縣志》,「三皇廟,今福勝寺其地也,元至元十年奉詔建。」以上《府志》。宗聖祠 在城西新塞村,萬曆六年建。

鄉厲壇正所 。善政社壇坐落城西北,南北長八步,東西闊九步,共地三分。崇教社壇坐落周天村,西長十六步,闊十五步,共地一畝。太平社壇坐落三河鎮,北長十七步,闊十六步,共地一畝一分三釐三毫。永寧社壇坐落豆二莊,南長十六步,闊十五步,共地一畝。賈村社壇坐落劉家莊,北長二十二步,闊二十五步,共地二畝二分九釐。

三皇廟 在縣北舊趙村,元時建。

真武廟 縣北門外

龍王廟 縣東門外

火神廟 縣南門外

增福廟 南門裏大街

娘娘廟 城內西北隅

「玉皇閣 」城外西北隅。以上《縣志》。

寺觀附

清涼寺 縣北

常樂寺 縣東。俱宋天聖間建。

普照寺 縣東,金大定間建。

白佛寺 縣北,元至正間建。

福勝寺 縣治後。按《平鄉縣志》,「福勝寺在縣治東北隅,正德九年建。」

興教寺 縣東,洪武間建。

封爵觀 《宋郡志》云:「項羽救趙,敗秦師還,於此行封爵賞,故名。」以上《府志》。

西福勝寺 在縣西柴村,北齊時建。

觀音堂 縣南,東門外。以上《縣志》。

廣宗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縣南關外。

社稷壇 縣北《關外》。

邑厲壇 縣北關外

八蜡祠 縣治正北。按《廣宗縣志》,「萬曆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