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3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縣楊春增高城四之一,內列甕城。而弘治間漳水至,鮑琦親操版鍤。興徒外環隄八里,水尋卻。及薊盜起,高夔因外隄繕高二丈,深倍其四之一,置縣樓百所,勒卒戍守之。盜南略,出魏縣,知不能拔,遂引去。又三年,張漢卿稍加增濬,蔭以榆柳。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馮惟訥、董威增築之。三十二年,知縣陸東復加修築「內城易以磚石,民廬城者頗無漳河之患,城垣頹久。萬曆二十年秋,暴雨浹旬,周遭盡圮,兼漳水附郭,浸撼難禦。知縣田大年劑度量工,修葺完固。」 又按《魏縣志》:「正統十四年,知縣譚理築城,壘土為垣,高二丈一尺,周圍五里餘。城外為池,深一丈五尺,廣二丈四尺,闢四門,又設東北一小門,以便薪水。」 天順三年,知縣楊春、主簿韋𤣱重修。城高倍六尺,池深倍二尺。弘治四年,知縣鮑琦復開西北一小門,統為六門,環城列堞一千六百八十有四,內外馬道俱闊丈餘。肇造門樓四座,刻石其上。名其東曰「迎恩」 ,西曰「來賓」 ,南曰「望遠」 ,北曰「拱辰。」 小門之在東北者曰「東作」 ,在西北者曰「西成。」 又創甕城四座,鋪舍十六,以便巡守。城池之外,又為土隄,備障漳水,周圍八里有奇。正德二年,流賊猖獗,知縣高夔增修,因舊隄築為外郭,高二丈,根闊二丈五尺,頂闊一丈,外亦為壕,深一丈。匝建縣樓百座,防守得宜。時賊西犯郡邑,惟於魏縣未敢近城,民甚賴之。八年,知縣張漢卿加築內城,高二丈五尺,濬池深二丈,外郭周圍復築禦水小隄二道,隄上遍植柳榆,又匾其四門之外門:東曰「通和」 ,西曰「達遠」 ,南曰「文明」 ,北曰「懷忠。」 復於外郭之東北,西北另闢二小門,以便莊農。嘉靖十三年知縣連登,十五年童漢臣,二十二年馮惟訥、董威繼修。三十二年知縣陸柬又沿城培土,列垛甃磚,門樓鋪舍,悉加修飭,完固倍前。嗣其後者,周詠、楊廷選、徐元泰,相繼繕修。萬曆三年,李幼淑增修外城,制等內城,而高復過之。天啟二年,知縣陳序闊壕數丈,增壘數尺。崇禎九年,知縣王廷諫奉上行,全城俱磚修更可稱「金湯險固」 矣。

魏縣北皋鎮,界成安、臨漳之間,民僦而廬者千餘家。知縣馮惟訥如檄堡北皋。明年,復堡雙井,而知縣董威繼之,置義倉及斥堠戎器之數略備。雙井阻漳、衛合流之衝,亦他日列屯地也。嘉靖甲寅,知縣陸柬復堡沙口,當郡縣之中,居民數百「家。其地東倚郡城,西入魏,由邯鄲之道以達於京師。自井陘而下,守魏則」 郡之全境安非涉沙口,郡城未可窺也。

堡三處

北皋鎮堡在城西南

雙井堡在城東南

沙口堡在城東

南樂縣城池城不詳其所自始,周六里一百三十步,池深廣丈有幾。或云元季樞密副鵰鶚所築。城舊南北門正向子午,知縣柯挺俱改向西。萬曆十七年,知縣宋言重新仍舊。按《南樂縣志》:「城土築方城,周六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闊各一丈。元季樞密副鵰鶚新築。明弘治間,知縣王德復加築鑿,陳邦器」 繼修創建窩鋪,馬馴增建敵臺,四門護以月城隍,外環以大隄。嘉靖初,周昊再修。十五年,葉本始易四門城,堞以磚,環城創水溝十六道。三十四年,知縣路王道大加增築,遶城雉堞,悉易以磚。崇禎十二年,知縣鎖責奉旨磚修,一月告成。

皇清順治五年至八年,屢經水患,知縣蔡瓊枝屢修

不致大壞。九年、十年,水災益甚,三河交衝,幾為蛟窟。後水勢稍殺,復加修治,終未鞏固。康熙十二年,知縣方元啟力加修固。四門樓:東曰「跨濟」 ,西曰「帶河」 ,南曰「瞻洛」 ,北曰「拱辰。」 四敵樓,劉仙源建。東曰「來紫」 ,西曰「綏遠」 ,南曰「威寧」 ,北曰「靖彝。」 四角樓,馬馴建。至康熙十二年,方元啟俱重修堡二處。

韓張堡在城東

元村堡:在城西。各有義倉。

清豐縣城池《一統志》載,「清豐故城,在縣西一十八里,宋時避河患,始徙置此,然不可考。或曰即晉所置頓丘鎮,尋改為德清軍,是也。周五里,以歲久頗頹廢。弘治間,知縣陸崑始加繕城,高二丈五尺,池深廣下其五之一。知縣雒于仁、周元暐重修。」 按《清豐縣志》,「舊城在縣西北十八里,宋因水患遷今地。周圍五里三十」 四步,餘二尺,高四丈,基闊三丈,上闊一丈,濠如之。知縣李汝寬增高七尺,上增闊五尺,基增闊一丈五尺。城內外馬道俱闊一丈,濠浮舊兩倍之。城上更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