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3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察院按《縣志》「在城東前街。」

府館在城東後街。明知縣楊沂改為「後察院。」 「太僕分寺」 在城東前街。

鐘樓在縣治東儒學門上,即「青雲樓」 也。

陰陽學在縣前

僧會司在大伾山天寧寺。

養濟院在北街西巷內

漏澤園在東門外

滑縣署即故滑州署也,建自唐開元中,刺史李邕、宋趙世長,嘗改置廳事,而自記其事。元至正間,刺史杜金吾、孔目賈侁者,復補葺之。洪武七年,改為縣署。按《縣志》,「滑署在城西北隅,舊為州署。唐開元中李邕建。宋天禧二年,知州趙世長重修。元至正間,刺史杜金吾、孔目賈侁、知縣張臨重修。後知縣諸弘道等各重」 修建大廳五楹,廈三楹,日久頹圯。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王公重建,廈增二楹,煥然改觀。

後堂、儀仗庫,東庫樓。大堂前東為酇侯祠,階下兩旁列六房。知縣王任杰、推官宋燦各重修。儀門外東為迎賓館,知縣趙時晉重建。南為土神祠,西為收糧房,推官宋燦修。前為縣大門,明知縣張忻重建。庫樓後為知縣廨廨。西為澹如亭,明知縣王廷諫建。三幕,宅附於東,吏舍附於西。倉義倉凡三所,曰「老岸」 ,曰「曹村」 ,曰「什村」 ,並知縣劉賢置。知縣侯慶遠、盧世登相繼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義倉四所,曰「上官」 ,曰「焦虎」 ,曰「留固」 ,曰「沙店」 ,連前共七處,附倉居民二百二十六村。

老岸鎮巡檢司在縣東南七十里。

察院按《縣志》,「在縣治東南。」

太僕寺,在察院西,今廢。順治八年,改建「馬神廟。」

府署今廢。崇禎甲戌年,改建知縣王公都生祠。

滑臺行館在本府城南門內西隅。嘉靖三十年,知縣任環因投次民廬不便,白於太守,易地創建。三十三年,知縣張佳引增修。

皇清改為「軍門標下公廳」公署。

養濟院在南門內東

演武場在城東門外

東明縣署初建,宮尹即廢寺以舍官吏,庭宇在草莽中,又未幾去。其他公署及儒學、城隍各壇廟宇,尚多殘闕。知縣鄧越來悉心經理,相度增置,稍稍完備。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加營飭,修正堂三楹,題曰「節愛」 ,創抱廈曰「如保赤子」 ,創後堂曰「退思」 ,左右翼房各二楹。其後為知縣衙。衙後建樓,上下各三楹。衙之「東西則丞尉宅也。大堂左右庫二楹,東為儀仗庫,又東為庫樓,西為幕廳。堂之前有戒石亭,東西六曹科房,南為儀門。門之內折而西者,犴狴也。門之外,左迎賓館,右衙神廟。正南為大門,譙樓居其左右。又稍左為關王廟,前為屏壁之陽,旌善、申明二亭也。」 按《縣志》:「縣治正堂三間,鄧越建。至嘉靖乙未」 ,知縣高橡修扁曰「薰風堂」 ,堂前增以石欄。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修,改題「節愛」 ,創抱廈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陸嵩齡重修。九年,知縣楊日升

鼎新正堂扁曰「忠愛。」 後堂三間,正德元年知縣唐錦建。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重修,題曰「退思。」 左右翼房各二楹,順治十年知縣楊素蘊重修。庫樓在正堂東。左庫收貯錢糧,康熙十年知縣楊日升重修。右庫貯軍器火藥,康熙十一年知縣楊日升重修。儀仗庫在庫樓東,今廢。幕廳三間在正堂西。遞馬豆料倉二間在幕廳西,皆知縣楊日升建。知縣公廨在正堂後。萬曆二十八年知縣丘雲肇重修。望豐樓在知縣公廨西。據梧軒在知縣公廨東。康熙九年知縣楊日升修。東西吏曹十八間,公廨東西六十四間。獄三所,一重禁,一輕禁,一女監在儀門內。迎賓館在儀門外。土地祠,康熙十二年重修。大戶房東西各三間。大門、譙樓在其上。康熙十二年重修。鼓樓,大門外東鐘樓,大門外西旌善、申明亭俱在縣治前。「榜諭亭」 一大間,在縣治影壁後。康熙十一年知縣楊日升建。

縣丞公廨在正堂東,康熙九年修。

典史公廨在正堂西,萬曆年修。

《杜勝集》通判署在縣南六十里。邇年以來,黃河數出沒經流其間,置通判一員,督夫繕塞。即宋監河隄使也。

杜勝巡檢司在縣南六十里。

倉舊有社倉五處。萬曆十九年,知縣區大倫奉知府塗時相議,增建常平社倉三處:曰「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