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善化山,復西北會於漳。金時濬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疏引東北,浸而流於此,若舟在水也。
滑縣
白馬山在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云:「有白馬群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 故津與縣皆以此名。今縣有村曰白馬牆,蓋亦因以名。天臺山,在滑縣。按《滑縣志》:宋天禧三年,河決滑州,發丁夫數萬塞之,十月成,高數丈,王曾率百官入賀。一名天臺埽,以其近天臺山麓。狗脊山,按《縣志》:與城西北隅相連,其地出狗脊草,乃名
滑河在縣南。經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眾水會於滑。唐沈亞之作《魏滑分河錄》,明皇時得龍於此以獻。
王莽河,在縣北臨河境內。
滹沱澤,在縣西北三里,周五里。
白馬津,在縣西北十里。漢酈食其說沛公「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 ,即此。
靈昌津,在廢臨河縣東北二十里,舊名延津。石勒伐劉曜,至河,不得渡流,澌風結濟訖,勒自以為得天助,號「靈昌津。」
雙龍潭在南門外龍王廟東,世傳有龍𩰚此,故名。南潭十頃六十畝,西潭十頃四畝,有魚蓮。「北龍潭」 在縣西狗脊山北,十三頃三十六畝。「豢龍井」 在廢韋城內東南隅,即古豢龍氏之鄉。
聖井在縣北二十里顯靈王廟西。有碑云:「無故而汲之者,速受其譴,有病而飲之者,立愈。」 冰井在縣西南二十里,韓襄王藏冰之所。八角井一名新井,在城外北濠下。《太平廣記》云:「唐貞元中,節度使賈眈因城北有昏墊之患,鑿井鎮之。潛令人窺,有老人問曰:『誰鑿此』?對曰:『節度』。老人曰:『大妙手,但近東西南北耳』。耽曰:『是太大也』。」 自此患隨息。
陳公隄在縣南門外,一曰「相公隄」 ,州守陳堯佐築。
瓠子隄,在城西南三里。漢武帝時河決,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塞之。
東西大隄一在縣西南邢村。一在黃塔兒東西隄。一在大船頭,西接衛輝,東達開州,土人呼為「夾隄。」 一在八字口後,此護靈河隄也。新隄,正統九年,河決胙城,復泛縣之馬村、大關村三十餘里,因築大隄禦之。東接長安界青岡村,號曰「新隄。」
靈平埽,元豐元年,塞曹村決河,名其埽曰「靈平。」
黃河故道,在縣西二里,北盡縣境,東北有苗固、魚池、蔡胡諸漯,皆河經流處,今河南徙,舊道淤矣。按《清豐縣志》:「在清豐縣東十五里。」 按《南樂縣志》,「黃河故道有二,一在南樂縣西北郭村,距縣十五里,河自濬縣大伾山北流,經內黃黃灘村,至此,東北入元城界,今惟斷岸沙磧存焉。」 此西黃河故道也。一在南樂縣東宋隄之東,距縣十八里。自澶州坡經清豐東六塔河流至此,北入元城束館鎮,今亦枯竭,故道猶存。此東黃河故道也。按《開州志》,「在州南秦臺,距城一百二十里,即俗所稱響子口。」 後南徙益遠。明正統十三年,河決陽武,循響子口故道東流,抵濮州張秋入海。今塞。按《濬縣志》:「西南自石濟經黎陽遮害亭」 ,走大伾山下,南為黎陽津。宋南渡後,河身南徙,流沙壅積,山阜重疊,大有深谷為陵之勢。衛南坡,在縣東五十里。
東明縣
白雲山在縣東北二十里。郊原平衍,土山突起。當平旦時,白雲與山色相映,蔚然可觀,因名。《史》稱「張良辟榖於東昏之白雲」 ,即此。故東明有白雲里。附近有懷良村,有白雲寺。舊傳前有張良洞,今廢。
龍光山在東明縣東南三十里龍光集迤西,壘土為臺,勢高聳。雖經黃河淤沒,形尚突然特起。元時有鄉民見龍乘於上,赤光閃閃,故又名龍挂山。按《東明縣志》:「歲旱禱雨於此,輒應。」 濟河在縣南三里,即今之洪河,蓋二水合流之會也。按《桑欽水經》,「濟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流為濟,隱見無常,下流出東昏縣故城之」 北,即陽武之戶牖鄉也,漢陳平家焉。按《東明縣志》:「濟河過東昏,又過平丘縣故城南,又東經濟陽縣南,又北圈東過冤句縣故城南,東北會汶水達於海。」
賈魯河在縣南六十里斷頭隄,元漕運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