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山:在城北十八里,以形似名。
擎笏山在城北二十里。峭拔孤立,如擎笏狀,因名。
鐘山:在城北十八里,形如覆鐘,其巔有石如鈕。
石門山:在城北十八里。其中有洞如門,南北通明。
五龜山:在城南三十五里。
柏鈴山:在城西南四十里。上多柏樹。
神會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玉峰山:在城南四十里。
金剛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兩山相抗,勢如金剛。
古城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筆架山在城南十里,三峰突起,若筆架然。將軍山在城北二十五里。
羊頭山:在城南二十里。其山昂若羊頭。
蟒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形如蟒頭。
大翮山在城北十五里,山有王仲廟。仲字次仲,秦始皇時變《蒼頡》舊文為今隸書。帝使使徵之,不至。始皇大怒,檻車迫之,次仲化為大鳥,出於車外,翻然高翔,至於西門山,落二翮,因名「鳥翮山。」
「小翮與大翮」 ,山相聯差卑。
盤道山在州北三十里,相近有草垛山。
大海沱山:在城西北三十里佛峪西北接壤來衛界。高百仞許,下有龍潭。
梁山在永寧衛東二十里。
多景山在永寧衛西北十里。
長生山在永寧衛東七十里。
龍爬山:在四海冶堡東南八里。
黑頭山在四海冶東三十里。
無影山在永寧衛西十里。
虎皮山在柳溝,城西南六里。
老君山在礬山堡東北三十二里。
神仙山在永寧衛東北二十五里。相傳有仙煉藥於此,今有奕局坐臺。
小礬山,在礬山堡西北三十五里。青礬、白礬、土粉俱出礬山,土粉色白,可漿衣。
閻王嶺有二,「其小者在城西三十七里,大者在城西南三十五里。」
地椒嶺:在城西北四十里。產地椒。
分水嶺有二,一在城南四十里,一在城北三十里。
乾溝嶺:在城西北二十里。
大石嶺在永寧東北五十里。
長城嶺在永寧東九十里。
東灰嶺在永寧東南十五里。
西灰嶺在永寧南十二里。
大石嶺在永寧東北五十里。
驢鞍嶺在龍爬山東南一十三里,其狀類驢鞍。
撥雲崖:在城北二十里。
栖霞崖:在城東南二十五里。
榛坡:在城西北十五里。產榛仁。
嚼草坡一名「白草坡。」 在城西北十五里。
紅土坡: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金真洞,在城西北三十餘里,洞中有石床石凳。
板橋河:在城西北十五里,源自板泉發。
黑龍河:在城西二十里。
臨河在城東八里
大柳河:在城西南二十里,源出養鵝池。
閔河在城西南三里
瀑布泉,在擎笏山中。飛流直下,冬月凝冰,遙觀可愛。
白馬泉在城北三里,其深莫測。永樂年,水自地湧數尺,嘗有白馬夜見。
蓮花池在四海冶堡南
神仙溪:在永寧衛西北二十里。
保安州
黃陽山在州西北二十里。相傳𦡱仙黃伯陽修煉于此,故名。傳有香峰寺、臥雲剎基址,蒼巒聳秀,雲發則雨,上為清涼寺,其東巖有松門。香峰山在州西北二十里,與黃陽山相連,一峰聳秀。
保寧山一名「塔山」 ,在州正西二十里,黃陽山之南。永樂年間,神僧建塔山巔,鑿井七,明三,暗四。
雞鳴山在州東北二十里。洋河繞其下,為州巨鎮。唐太宗北伐至此,聞雞鳴,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