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司。成化十年,分隸宣府西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為「萬全縣。」
龍門縣
按《畿輔通志》:「唐龍門縣,屬新州,遼屬歸化州。金屬宣化州,元省入宣平縣。明宣德六年,置龍門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宣德四年,分隸宣府北路,萬曆十八年,改隸宣府中路。」
皇清順治六年,省金家莊、三岔口、隆門關三堡併於
龍門衛,十三年,裁中路,併隸宣府下北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為龍門縣。
懷來縣
按《畿輔通志》:「周春秋北燕地。戰國燕上谷郡地。秦上谷郡地。漢置潘縣,屬涿郡。東漢屬上谷郡。晉改為鎮。南北朝後魏屬東燕州,北齊屬北燕州。隋屬涿郡。唐改名懷戎縣,屬北燕州,後改北燕州為媯州。遼改為懷來縣。金、元俱因之。明初廢縣置守禦所。永樂十六年,改為懷來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成化五年分隸」 宣府東路。
皇清順治十六年,省延慶右衛併於懷來衛,仍隸「宣。」
府東路,康熙三十二年,改為懷來縣。
蔚縣
按《畿輔通志》:「周幽州境,春秋屬晉地。戰國趙地,屬代郡。秦置代縣,屬代郡。漢代縣屬代郡,東漢屬代,末廢。晉屬代。南北朝後魏置靈丘郡,後周兼置蔚州,隋廢。唐復置蔚州治靈丘,開元徙治安邊,更為安邊郡,會昌間更為忠順軍。遼忠順軍。金蔚州治靈仙縣,屬宣化州。元屬宣德府。明洪武初屬大同府,宣德五年改」 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成化二十年、分隸宣府南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為《蔚縣》。
西寧縣
按《畿輔通志》,「《周職方氏》屬幽境,為北燕地。春秋北燕地,戰國屬燕上谷郡。秦屬上谷郡。漢置陽原縣,屬代郡。東漢獻帝末,省幽、并為一,復屬冀。晉太康初,更陽原縣為鎮,屬上谷郡。南北朝後魏太和元年,更陽原為長寧縣,屬東燕州。北齊天保九年,更為長寧郡,屬北燕州。隋屬涿郡;唐天寶初屬媯川郡,會昌間更長」 寧為橫野軍。遼開泰三年,置弘州博寧軍,領縣曰永寧,倚郭。金改弘州博寧軍為保寧軍,尋廢軍存州,改永寧為襄陰。元弘州襄陰縣。明革州縣為順聖西城,隸宣府南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為西寧縣。
懷安縣
按《畿輔通志》:「漢彝輿縣地。唐置懷安縣,屬新州。遼懷安縣屬德州。金省德州,以縣併屬宣化州。元屬興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置懷安衛,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成化十年,分隸宣府西路。」
皇清因之。康熙三十二年,改為《懷安縣》。
延慶州
按《畿輔通志》:「上古縉雲氏所都。周、春秋、戰國俱屬燕。秦屬上谷郡。漢置廣甯縣,屬涿郡,武帝以郡屬幽州部,東漢復改涿郡為上谷郡。獻帝末,省幽、并為一,地復屬冀。晉武帝分郡地復置廣甯郡。」 南北朝後魏合廣甯、上谷為東燕,北齊改東燕州為北燕州。隋屬涿郡。唐開元中改廣甯為儒州,治縉山縣,天寶年復改媯州。武宗會昌年,置儒州縉陽軍,遼改為可汗州。金廢,州仍名縉山縣,屬德興府。元仁宗誕祥於州東香水園,改為龍慶州。明洪武初,徙民於關內,州廢。永樂十一年復置,改名隆慶州,分置永寧縣。穆宗改元隆慶,復改名延慶州。
皇清因之。
保安州
按《畿輔通志》:「上古名涿鹿」 ,相傳為黃帝破蚩尤處。周、春秋、戰國俱屬燕,秦上谷郡地。漢置涿鹿縣,屬幽州部涿郡。唐改涿鹿為新州,後於新州置武定軍。遼改新州為奉聖州。金陞奉聖州為德興府。元至元間改奉聖州為保安州。明永樂間,置保安衛,後移衛治於漯家站,復置保安州於此。
皇清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