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六十九卷目錄

 奉天府部彙考一

  奉天府建置沿革考

  奉天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奉天府星野考

  奉天府山川考上

職方典第一百六十九卷

奉天府部彙考一

奉天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貢》青州之域。舜分青東北為營州。商周為肅慎氏地。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今府治東南為朝鮮界。秦以營州為遼東郡。漢置遼西、遼東、樂浪、元菟四郡,今府治為邑婁國,東北皆屬邑婁。北為扶餘,南近海,為沃沮國。而遼東、樂浪、元菟三郡則多今府治之東南及朝鮮界內地也。三國魏置郡,隸平州。晉改遼東郡為國,仍隸平州如故。後魏仍為遼東郡。隋初為高句麗所據。唐平高麗,置都督府九,以安東都護統之。渤海大氏保東牟山自固,即今府治之東山也。先天中,封渤海郡王。其後僣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即今府治,建定、瀋二州,屬定理府。遼置瀋州昭德軍,統樂郊、靈源二縣,而隸於東京。金改顯德軍,統樂郊、章義、遼濱、挹樓、雙城五縣,隸東京如故。元改瀋陽路,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遂省諸縣。明以今遼陽置遼東都指揮使司,統衛二十五、州二。今府治為瀋陽中衛地,統蒲河、撫順二千戶所。我

太祖,應天順人。天命十年,自遼陽遷瀋陽,陞為

盛京順治十年,以遼東為遼陽府,設遼陽海城二。

縣。十四年裁遼陽府,設奉天府,以府尹治之。康熙四年增置承德、蓋平、開原、鐵嶺四縣。遼陽改為州。計領州一縣五,而錦州府州縣皆隸焉承德縣附郭。

周,肅慎氏地。秦同。漢邑婁國,晉同。唐睿宗屬渤海。大氏置瀋州,轄於定理府。遼初置興遠軍,後改為昭德軍,統樂郊、靈源二縣。金改顯德軍,統樂郊、章義、遼濱、挹樓、雙城五縣。元初為瀋州,後改瀋陽路,悉裁諸縣。明置瀋陽衛,領蒲河、撫順二千戶所,隸遼東都指揮使司。

皇清建都、尊為

《盛京》順治十四年設奉天府,康熙三年設「承德縣。」

為畿內首邑

遼陽州

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為朝鮮界。戰國屬燕。秦屬遼東郡。漢置遼東郡,領襄平、遼陽等十八縣。東漢改遼陽縣,屬元菟郡。魏屬遼東郡。晉改遼東郡為國,省遼陽縣入襄平。隋為《高句麗》地。唐平高麗,置遼州,屬安東都護。渤海改屬東平郡。遼即遼陽故城建東平郡,號南京,後改為東京遼陽府,轄遼陽、仙鄉等九縣。金仍為東京,領遼陽、鶴野等四縣。元改遼陽等處行中書省,轄七路、一府、十二州、十縣。遼陽路,領遼陽一縣,蓋、懿二州。明置遼東都指揮使司,領衛二十五州二。都司所治為定遼左右前後四衛。東寧衛、自在州中、中、左二千戶所,左右前後四千戶所。

皇清順治十年,設遼陽府,轄遼陽、海城二縣。十四年

裁府。康熙四年,改遼陽縣為《遼陽州》,屬於奉天府。

海城縣

周屬朝鮮,本古南沃沮國,秦同。漢平朝鮮,以其地屬元菟郡,後改屬樂浪都尉。東漢置都尉,仍以封沃沮為侯。魏屬平州。晉屬高句麗。隋屬高句麗為沙卑城。唐李勣平高麗,得其城,改置蓋州統之渤海大氏以為南京南海府,統沃、晴、椒三州,縣六。遼置海州南海軍,統臨溟一縣,耀嬪二州,隸於東京。金改澄州,統臨溟、析木二縣,隸東京。元省州縣,屬遼陽路。明改海州衛,隸遼東都司。

皇清順治十年,改「海城縣」「隸遼陽府。」十四年,改隸奉。

天府

蓋平縣

周屬朝鮮,本辰韓地。秦燕人衛滿所據。漢屬元菟郡。魏屬平州。晉初因之,後屬高句麗。隋屬高麗,為蓋牟城。唐平高麗,改為蓋州,屬安東都護。渤海改為辰州,以「辰韓」 得名。遼改辰州奉國軍,設建安縣,隸於東京。金改蓋州奉國軍,領湯池、建安、秀巖、熊岳四縣。復州懷遠軍,領永康、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