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寧臺山 :城東南一百十里。

康寧臺山 :城東南一百十二里。

閆王山 :城東南一百三十二里。

大高臺嶺 :城東南一百三十五里。

小高臺嶺 :城東南一百四十里。

大瓜寨山 :城東南一百三十里。

偏嶺 :城東南一百三十里。

偏古道嶺 :城東南一百四十里。

郝家峪 城東南一百四十里。

金口峪 :城東南一百四十里。

花嶺 城東南一百五十里。

山城寨山 :城東南一百六十里。自「望女兒山」 至此山,皆奉天將軍所轄。

興隆嶺 城東北三十里,在天柱山之後。輝山 ,《明一統志》云:「在瀋陽衛東北四十里,層巒疊嶂,為諸山之冠。」 又有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皆在衛境。今按:此山在城東北四十里外,天柱山之後。山出白土,可以代灰。其蛇、狼等山,俱在廣寧界內。

水田山 :城東北五十里。

石碑山 :城東北八十里。

長山 城西一百里

塔灣山 :城西北一十五里。

十方寺山 :城西北九十里。

二臺子山 :城北一十里。

寒坡嶺 城北六十里

馬官橋河 城東十五里。源出水田山,流入渾河。

高素屯河 城東南四十里。源出高素屯山,流入渾河。

請幫助識別此字。蛄峪河 城東南四十里。源出小孩兒嶺,流入渾河。

義爾登河 :城東南七十里。源出高臺嶺,流入渾河。

大寧臺河 :城東南八十里。源出大寧臺嶺,流入渾河。

小峽河 :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源出郝家峪,流入渾河。

小林莊河 城東南一百三十五里。源出花嶺,入小峽河,流入於渾河。自大寧臺河至此,皆奉天將軍所轄。

小瀋水 城南四里許。自東關觀音閣東泉眼發源起,至騾子圈南流入渾河。水之北曰「陽瀋」 ,「陽」 之名以此。

渾河 城南一十里。《明一統志》云:「一名小遼水」 ,謂出塞外,西南流至瀋陽衛合沙河,又西南流至都司城,西北入於太子河。按小遼水,《漢書》及《水經注》俱云高句麗縣有遼山,小遼水所出。今按:渾河發源自長白山《納綠諸窩集》中,西北流入英額邊門經。

興京界內繞

盛京之西南,至王大人屯東南,與太子河會西流。

合遼河為《三汊河》,入海。

白塔鋪河 城南二十里,源出老堂峪,至曹莊屯南入渾河。

沙河 城南四十里,源出王千戶嶺,至楊家灣合十里河,入渾河。

遼河 城西一百里,即巨流河也。按《漢書》及《水經》俱作大遼水,謂出塞外衛白平山,東南入塞,過遼東襄平縣西,又東南過房縣西,又東南過安市縣,西南入於海。按《明一統志》云:源出塞外,自三萬衛西北入境,南流經鐵嶺、瀋陽都司之西境,廣寧之東境,又南至海州衛西南入海,行一千二百五十五里。今按遼河源出邊外有二:其一自西北來者,遠不可考;其一自東來者,亦出長白山西北諸窩集中,為黑兒蘇等河,合而北流,出邊西北,繞鄧子村,又西南折,與自西北來一河合而為一,遂西南流,自開原縣明安貝勒屯東十里入邊,流經鐵嶺縣北,清河自東來,會入雙峽口,西南分為二:曰內遼河、外遼河,遶縣之西南,合而為一,至開城為巨流河,又分流復南匯,經海城縣之西,與太子河會,遂為三汊河入海。此河左右即遼東、遼西所由分。魏公孫淵拒司馬懿,使將屯遼隊自固,懿張軍其南,潛渡其北,即此。唐太宗征高麗,泥淖二百餘里,布土作橋,乃濟。至今此地遇雨不可行。蓋天造之險,自古已然,今日遂為「留都,萬世苞桑」 之勢矣。八角泊 ,城西南二里。

菱角泊 城西南四里

蓮花泊 城西北二十五里。

蒲河 :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香爐山,經永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