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古沃沮國 《遼史》:「海州,本沃沮國地,高麗為沙卑城。」 按《後漢書》,「東沃沮北與邑婁,南與濊接,在蓋馬大山之東。」 今據《明一統志》,以蓋馬大山地在朝鮮,則其國都在今縣界之外,海州其外邑也。《後漢書》又有北沃沮,去南沃沮八百餘里。今其舊址皆無可考。

古遼隧縣 。漢置元菟郡,公孫淵遣裨將拒司馬懿,即此。晉省。按《水經》:小遼水西南至遼隧縣入大遼。《水經註》云:「西南流,逕遼陽縣,與大梁水會。」 今按:小遼水即渾河,大梁水即太子河,渾河經承德縣界內,合於沙河,又西南逕遼陽,入太子河。經海與遼河會為三㲼河,則古遼隧在今三㲼河牛莊之地。古房縣 ,漢置,屬遼東。晉省入襄平。《水經》云:「遼水過襄平縣西,又南過房縣,東南過安市縣,西南入海。」 今按:古襄平在今遼陽,安市在今蓋平,則古房縣應在海城界內,舊址無存。

古仙鄉縣 ,漢遼隧縣地,渤海為永豐縣,遼改仙鄉屬東京,以仙人白仲理煉丹,故名也。金廢。按《明一統志》在今縣城西六十里。

古沙卑城 高麗置。唐太宗伐高麗,攻沙卑,夜入其西城,即此。舊址無考。

渤海南京城 ,遼為海州。元為「南海府,疊石為城,幅員九里,都督沃、晴、椒三州。沃沮、鷲巖、龍山、濱海、昇平、靈泉六縣。」 遼改為海州,南海軍諸州縣皆廢。今舊址無考。

古海州城 ,遼即南海府建海州、南海軍,領耀、嬪二州,臨溟一縣。金改澄州,今舊址無考。古析木縣 ,漢屬望平縣地,渤海置花山縣,遼改曰析木,屬銅州。金廢州,以縣改屬澄州。元俱廢。今在縣城東南四十里有土堡曰析木城。古耀州 ,本渤海椒州地,遼置耀州,領巖淵一縣,金廢。按《遼志》云:「東北至海州二百里。」 《明一統志》云:「在海州衛西南二百里。」 今縣城西南六十里有耀州城,舊志所載道里誤也。

古巖淵縣 ,渤海置,遼因之,屬遼州,金廢。按《遼志》云:「東北至海州一百三十里。」 今舊址不可考。以耀州道里計之,應在縣城之西南,在耀州之東北。

古嬪州 ,本渤海晴州,領天晴、神陽、蓮池、狼山、仙巖五縣。遼盡廢,改置嬪州柔遠軍,屬海州。金廢。按《遼史》在海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今舊址無考,應在海城、廣寧交界之地。

洗馬澗 相傳唐尉遲恭洗馬於此,即城南八里河。薛仁貴搠戟泉,相傳唐薛仁貴搠戟泉水湧出,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鄧家臺。

煉丹臺 ,相傳仙人白仲理煉神丹之處,在城西二十里。《四臺子》。

管公屯 ,相傳管寧依公孫度寓居之所,在城西北五十里新臺子。

蓋蘇屯 ,唐高麗蓋蘇文所居,故名。在城西北三十里耿家莊。

廢海州衛 明洪武元年置。今廢在縣城內《蓋平縣》。

古安市縣 ,西漢置,屬遼東郡。東漢因之,晉廢縣,高麗為安市城。唐太宗征高麗,薛仁貴白衣登城,即此。按《明一統志》,在今縣城東北七十里。古平郭縣 ,西漢置,屬遼東。東漢因之,晉廢。按《漢書志》,其地有鹽官、鐵官,應在今縣界內,地舊址莫考。

《古興遼縣 》,遼即平郭縣地置,金廢。按:其地在縣界內,而舊址莫考。

古復州 。遼興宗置復州懷德軍,領永寧、德勝二縣。金因之。元廢。明設衛,今裁。按其地在城南一百八十里,有城。

古盧州 。本渤海杉盧郡地。遼置盧州,領「熊岳」 一縣。金廢州併入縣,隸蓋州。舊址無考。

古蓋牟城 高麗置。唐太宗征高麗,李勣攻破蓋牟城,即此。舊址無考。

古辰州 ,唐太宗改蓋牟城為蓋州。遼改為辰州,謂本辰韓地也。金改蓋州,在城東。

古鐵州 漢屬安市縣地。遼置鐵州,領湯池縣。金廢州,改縣屬蓋州。今縣城東九十里有鐵場堡,即其地也。

古湯池縣 ,遼置,金因,元廢,在縣東北六十里。古建安縣 ,高麗置,遼因之,隸辰州,金因之,元廢。按《唐書》,太宗已得蓋牟城,李世勣議西擊建安,不如先攻安市。今在縣城之西南。

古秀巖縣 按《金志》「陞大寧鎮為秀巖縣,屬蓋州,元廢。」 今縣東二百四十里有舊秀巖城,其東十里又有新秀巖城,當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