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館 在縣西今廢
泇河廳公館 在丁廟閘西,今廢。
臺莊公館 在縣東南六十里,開泇河後建。陳郝公館 在縣西四十里。嘉靖初知縣張景建,隆慶間知縣王琰重修。內扁「省方亭」 ,今廢。西暨公館 在縣西六十里。弘治間有《白下草堂中人題詩》:「萬箇青山一箇亭,短垣深樹枕郊扄。暫甦行李還須起,纔著匡床便不醒。瘦骨形容儕野鶴,宦途蹤跡聽浮萍。翛然四壁何堪」 賞,擬欲為渠《陋室銘》。
曹左公館 在縣西南五十里。萬曆五年,知縣李如金「因諸使者往來勘泇河」 ,築此,今廢。陰陽學 在西門裏迤東。今廢。
醫學 「惠民」 藥局 在按察司東,今廢。
旌善亭 在縣門外東。洪武十七年,知縣劉巨淵建。
申明亭 在縣門外西。洪武七年,知縣張大剛建。
預備倉 在縣門內。洪武十三年,知縣陳必達建。
迎賓館 在縣儀門東,萬曆八年,知縣李如金建。
僧會司 在興國寺
道會司 在清真觀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洪武七年,知縣張大剛建。
馬廠 在縣南關。正統二年知縣王黻建。漏澤園 在縣東郭外。成化間知縣姚光顯置金鄉縣署 。按《縣志》:正堂五楹,後堂五楹,迤東書房三楹,原係隙地,知縣李國泰創建。堂東為庫樓,西為典史廳。堂下東西序為六房,臺前甬道為戒石亭,原甚卑隘,知縣李國泰易以木坊,上揭戒語。其陽顏曰「古山陽。」 其東為知縣宅,宅前門止一楹,知縣李國泰增修三楹。宅東為書房,知縣劉廣譽增置。宅西為夾道,知縣李國泰創置書房三楹、捲棚三楹。前為花臺、花牆。東南為公廨,歲久盡圯,吏無復居者。知縣李國泰周圍增築牆垣,創草亭一區,額曰「問圃。」 西為縣丞宅,西南為典史宅。儀門外為土地祠,為寅賓館。西為巡更房,為獄,獄內為陰騭房,知縣李國泰置。譙樓外東南為「申明」 、「旌善」 二亭,為陰陽醫學。知縣李國泰增設,為二坊:一匾曰「金鄉縣」 ,一匾曰「保釐東緡。」
察院 在縣治西。崇禎二年,知縣李國泰重修。康熙九年,知縣傅廷俊「重修。」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大街西。成化十八年,知縣盛德重建。年久傾圯,僅存基地。天啟七年,知縣李國泰重建。
按察分司 在縣治南大街東。萬曆九年,知縣杜縻重修,年久傾圮,僅存基地。以上三司,俱正堂三楹,後堂五楹,左右廂房各三楹,書吏廚房各三楹。儀門、正門各一座,繚以周垣。
《雞黍集》行司 正廳五楹,廂房三楹,火房三楹,門樓二座。「萬曆四年,知縣楊楫創建。崇禎元年,知縣李國泰重修。康熙八年,知縣傅廷俊重修。」 「黃堆司行司 ,正廳五楹,左右房各三楹,門樓二座。嘉靖三十年,知縣陳霆創建。崇禎二年,知縣李國泰重修。康熙八年,知縣傅廷俊重修。」 常平倉 在縣治東。
養濟院 在縣治東
魚臺縣署 按《縣志》:「舊在城西北隅,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知縣謝榮祖徙治城中。永樂十年,知縣宮志重葺之。嘉靖八年,因河決議遷城,不果。其後知縣鄒暘復因故址構大堂五楹,左為贊政廳,右為架閣庫,前為露臺,東西為六房,中為甬道,置戒石亭。大西為幕僚宅,大東為縣丞署,今缺裁。」 署改常平倉,外為儀門,西為獄神祠,東為土地祠。署篆州判楊之翰創女監於土地祠後,南為寅賓館,又西為牧糧所。外為大門、譙樓,設鐘鼓其上。臨街左右則「旌善」 、「申明」 二亭列焉。大堂後,左為庫樓,中為退思堂。萬曆七年,知縣宋聚奎重建,有碑記。
都察院行臺 在穀亭鎮,即故「崇德書院。」 明嘉靖十六年,通判宋應宿改建察院。今河徙,仍改書院。
南陽行署 :在南陽鎮。順治十四年,總河朱之錫建。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北。正統十年,知縣原端改為稅課局。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北隅。
管河廳 在南陽鎮,縣主簿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