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來,至縣境黑虎廟,逕故范城,東至張秋南沙灣衝漕東決。

土河 在縣南十里。洪武二十四年,河決陽武之黑洋山,由范縣入境,東流入於張秋。每夏秋水盛,猶可通舟。

由壽張而北為東平州境。州在黃河故道東七十里。西南自壽張之范城淺,東北至陽穀之高吾淺,長五里。其別為金線閘支流。

金線閘河 在戴家廟。弘治中建,洩漕渠之水,由西旺入大清閘。上有橋,曰「三洞橋」 ,屬壽張境,蓋古濟水道也。

由東平而北,為陽穀縣境。縣在黃河故道西北六十里應管河岸。西南自東平魚護口,長六十里。由陽穀而東北,為東阿縣境。縣在運河東岸。河決張秋沙灣,橫衝漕渠而東,其名為小鹽河。縣境之北,又有古黃河道。

小鹽河 在張秋東岸,古之馬頰故道也。馬頰,濟之支津。《水經注》曰:「濟水至壽張,分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謂之馬頰。馬頰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逕桃城東。東阿,桃丘也。又東北逕魚山南,東注於濟,謂之馬頰口。」 又曰:「濟水至魚山南,左與馬頰水合。」 今小鹽河龐家口在魚山南,入大清,是其地也。正統、弘治間,河決張秋,皆由小鹽河流入大清。張秋東隄既塞,其地湧泉如線,南流數百步,匯而為淵,方數十畝,謂之「黑龍潭。」 通政韓公築山其上,命曰「戊己隄。」 黑龍潭之水,絕之於渠。其稍東出,由大洪口故道東流至陳琦口,受五空橋水。北流至關山,又東流至魚山,南入於大清河。其水涵浸浟湙,平時不通「舟楫,雨水泛漲,則魚山鹽舟稍上,至於張秋,不能上,則至魚山而止,故謂之小鹽河 。」 按宋《河渠志》:「沿河州郡,各於要害下埽鄆州有六埽,關山子路,張秋居其三。」 此三埽者,皆小鹽河所經,則小鹽河故宋時河道也。又按:元時海運之法,自任城會源閘導汶水北流入清濟故瀆,由東阿舊城至於利津入海已。以海口沙壅,江淮糧運皆至東阿,起陸運至臨清,下御漳北,上則小鹽河,故元時運道也。正統河決,潰沙灣、東隄,由大清入海。《弘治》河決,潰張秋、東陽,由大清入海,皆於小鹽河假道,則小鹽河近代決口也。河決既塞,資以洩運渠之水,屬之大清矣。

古黃河道 ,舊在縣北四十里。從西南陽穀界中,逕銅城之南,由清冷口東北,過楊劉之南,入於長清界內。考之《水經》,河水自范縣東北流,逕東阿縣故城,西歷碻磝、茌山、臨邑之境,東北流注臨邑。碻、磝皆在今長青、平陰界上,所謂東阿故城者,即今阿城閘也。自宋以前,河在今邑之北,楊劉為津口。其後周顯德中,河決楊劉,離而為赤河,不復故道。其溢者注梁山泊,東入於淮鄆州部界,凡為六埽,以防其決。其在邑境者,有「關山」 、「子路」 二埽,皆在今小鹽河之側。其後河水又合永濟渠北入於冀。仁宗至和元年,議者欲復故道,遣使行度詣銅城海口,約其高下之勢,蓋欲返之使東,而歐陽修以為非便,因罷不修,而楊劉之河絕。銅城海口。即今清冷口也。明朝河決張秋。由小鹽河灌大清河入海。蓋猶與故道不相遠矣。

論曰:「河之由金龍北決,有所因也。」 《水經注》:「濟水自乘氏分而為二,其一為北濟,入於鉅野,達於大清。五代顯德四年,疏五丈河,由汴達於曹、濟,以通青、鄆之漕。宋太祖建隆二年,亦浚五丈渠,北歷曹、濟及鄆,以通京東之漕。以此推之,由曹、單北上,至於壽陽,有故道矣。」 凡水之性皆就下,未有無所因者。今所稱黃河故道,曰「安興」 ,曰「灉河」 ,名以時變,不可追原。要之非北濟故瀆,即五丈渠遺跡耳。五丈渠亦曰廣濟河。

黃河南決故道

由曹縣而東,為城武縣,境有支河三道: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南二十里,達於單縣;一在縣北四十里,達於金鄉。正德十三年,河決霍家口,城武城壞。

由城武而東,為金鄉縣境,有黃母河故道。黃母河 ,古黃河道也,在城北三十五里。元時河遷豐沛,故渠遂湮。

由定陶而北,為鉅野縣境,有八里河故道。八里河 亦黃河南道也。從定陶入境,匯為天鵝坡,又北為稻穭坡,又東為雙碑坡,又東為蘇草坡,又東由北門外匯為蓮花池,至城東八里入於新河,遂受今名。又東至於嘉祥入於漕。歲久河塞,雨潦為害,嘉祥、濟寧不肯疏導,鉅野之民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