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三十二

  兗州府古蹟考二陵墓附

職方典第二百四十卷

兗州府部彙考三十二

兗州府古蹟考二陵墓附  府志

曲阜縣

少昊陵 在縣東北八里。陵前有石壇、石像,有石碑四,高廣各二十餘尺,龜趺亦長二十尺,其上無字,蓋宋時所造。碑成未鐫,金兵至,遂寢。亦奇蹤也。按《史記》「少昊葬雲陽。」 顏師古註云:「雲陽,山名,在曲阜。」 今陵在平地,無山形也。陵前又有大石,方廣丈許,舊為土壅。明嘉靖末,水汜始出。其文云:「奉敕修仙源縣景靈宮、太」 極觀,于大中祥符五年三月一日奉安聖祖,遂為大帝,立石聖像。蓋宋真宗時所建老氏之宮也。

至聖先師墓 ,在縣北三里。《史記》:「孔子葬魯城北。」

泗上,弟子心喪三年,相訣而去,唯子貢廬于冢上,凡六年,弟子及魯人從而家者百餘室。王充《論衡》曰:「孔子當泗水而葬,泗水為之卻流。」 《春秋演孔圖》曰:「烏化為書,孔子奉以告天。赤爵銜書,書上化為黃玉,刻曰:『孔提命,作應法,為赤制』。」 孔子卒,以所受黃玉葬魯城北。譙周曰:「孔子死,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餘家,命曰孔里。」 《孔叢子》曰:「孔子墓塋方一里,在魯城北六里泗水上,諸孔氏封五十餘所,人名昭穆,不可復識。有銘碑二所,獸碣具存。」 《皇覽》曰:「孔子冢去魯城一里,冢塋百畝,塋中不生荊棘,刺人草樹以百數,皆遠方弟子,各持鄉土,異種所植,魯人世世無能名云。啟聖公墓 在城東二十八里防山。」 《水經註》曰:「沂水,出魯城東北尼丘山西北山南數里,孔子父葬處,所謂葬於防者是也。」

復聖公墓 在城東二十里。

魯諸公墓 :在舊縣東八里。修隴蔓延不絕。西葬伯禽,南葬文公。惟昭公墓在道南,孔子為魯司寇時,溝而合諸墓。按《左傳》「季孫使役如闞,公氏將溝焉。」 闞城,即闞鄉澤,在今汶上之西,非此地也。

漢魯諸王墓 ,在縣東南七里許。大冢二十餘,漢魯恭王子孫葬處。石人三,胸臆間篆刻有曰「漢樂安太守麃君槁塚」 者,有曰「府門之卒者。」 餘剝落不可遍識。

顏侍郎墓 在魯東故城內,有高冢數區,前列翁仲,其一稱「太常卿文罎」 ,其一稱「戶部尚書衍。」 顏氏之族,今附葬焉。相傳之推,真卿、杲卿皆葬於此,蓋附會之說。

白公墓 在縣城北。《皇覽》曰:「奄里白公冢在魯城內。」

褚遂良墓 ,在縣北八里。按遂良以諫立武后,貶為愛州刺史,卒於謫所。此地有「墓」 ,誤也。孔道輔墓 ,在先師墓西南,張宗益為銘。明刑部侍郎魏紳墓 ,在縣西十五里。

刑部尚書孟鳳墓 在縣西二十里。嘉靖六年奉敕營造。

滋陽縣

五代僕射房溫墓 ,在縣北五里。元齡八代孫也。

元祭酒王思誠墓 在府城東南十里。

明距野王墓 在城東南八里。

鄒縣

亞聖公墓 在縣東三十里四基山之西麓。歲久榛莽。宋景祐四年,龍圖學士孔道輔知兗州,訪而得之,因于其旁建廟。政和四年,奉詔重修,賜祭田百畝,以給守者。其後徙廟于城。明嘉靖四十二年,知縣章時鸞置祠于墓所,宗子博士以春秋奉祀。

孟母墓 在縣北二十里馬鞍山下。墓前有祠,宋孔道輔所建,元人張䇓有銘。紀子墓 ,在縣南二十五里嶧山之巔。俗謂其城曰「紀王城。」 考《春秋》,鄅子為邾所破,從孥于邾,鄅、紀聲相近,殆鄅子也。

漢「丞相韋禹」 墓 ,在縣西三十里。

唐僕射杜如晦墓 在縣北五十里。按:如晦,杜陵人,卒于長安,此地不宜有墓也。

明魯荒王園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九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