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養徒三千。獲麟輟作,端門見徵。彤書著紀,黃玉響應。 主為漢制。道審可行,乃作《春秋》。復演《孝經》。刪定六藝, 象與天談。鉤河摘洛,卻揆未然。巍巍蕩蕩,與乾比崇。

《魯夫子碑》
禰衡

「受天,至精,純粹睿哲,崇高足以長世,寬容足以廣包, 幽明足以測神,文藻足以辯物。然而敏學以求之,下 問以諏之,虛心以受之,深思以詠之。愍《周道》之迴遹, 悼《九疇》之乖悖,故發憤忘食,應聘四方。魯以大夫之 位,任以國政之權,譬若飛鴻鸞于中庭,騁騏驥于閭 巷也。」是以期月之頃,五教克諧,移風易俗,邦國肅焉, 無思不服。懿文德以紆徐,綴三五之紀綱,流洪耀之 休赫,曠萬世而揚光。夫「大明以動」,天則也;「廣大無疆」, 地德也;「六經混成」,洪式也。備此三者,聖極也。合吉凶 于鬼神,遂殂落于夢寐,是以風烈流行,無所不通,故 立石銘勛,以示昭明。辭曰:「煌煌上天,篤降若人,邈矣 悠哉,千祀一鄰。明德弘監,成性存存。奕奕純嘏,稽憲 乾坤」,躍彼靈祗,以訓黎元。「終日乾乾,配天之行。」在險 而正,在困而亨。窮達之運,委諸穹蒼。日月則陰,天地 不光。聖叡殂崩,大猷不綱。

《顏子碑》
前人

稟天地之純和,鍾岳瀆之休靈,睿哲之資,誕自初育, 英絕之才,顯乎嬰孩,在束修之齒,入宣尼之室,德行 邁於三千,仁風橫於萬國,知微知彰,聞一覺十,用行 舍藏,與聖合契,名為四科之冠,實盡疏附之益,爾乃 安陋巷,挹清流,甘簞瓢以充饑,雖屢空而不憂。於時 河不出圖,周祚未訖,仲尼無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凱 之烈,其辭曰:「亞聖德,蹈高蹤。遊洙、泗。肅禮容,備懿體。 心彌沖。秀不實,振芳風。配聖饋,圖辟雍。紀德行,昭罔 窮。」

《乞復顏氏幵官氏繇發碑文》
無名氏

「惟永壽二年青龍在涒灘霜月之靈,《皇極之》曰:『魯相 河南尹顏君,追惟太古,華胥生皇,維顏誕育至寶,宰 制元道,百王不改。孔子近聖,為漢定道。自天王以下, 至于初學,莫不顗思,嘆仰師鏡。顏氏聖舅,家居魯里; 幵官聖妃,在安樂里,聖族之親,禮所宜異。復顏氏幵 官氏,邑中繇發以尊,禮心念聖歷世禮樂陵遲,秦項 作亂,不尊圖書,倍道畔德,離敗,聖輿食糧,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禮器,樂之音符,鐘磬瑟鼓雷洗,觴觚爵 鹿俎豆籩柉禁壺,修飾宅廟,更作二輿,朝車威熹,宣 抒元汙,以注水流,法舊不煩,備而不奢,上合紫臺,稽 之中和,下合聖制,事得禮儀』。」于是四方士人,聞君風 耀,敬詠其德,尊共大人之意,卓爾之思,乃共立表石, 紀傳億載。其文曰《皇家》闕二字承天畫卦,顏育空桑,孔 制元孝。俱祖紫宮,太一所授。前闓九頭,以釋言教。後 制百王,獲麟未吐。制不空作,承天之語。乾元以來,三 九之載,八皇三代,至孔乃備。聖人不世,期五百載。三 陽吐圖,二陰出讖。制作之義,以俟知奧。於穆韓君,獨 見天意。復聖之族,逴越紀思,修造禮樂。瑚璉器用,存 古舊宇。慇懃宅廟,朝車威。熹出誠造漆,不水解,工 不爭賈,深除元汙,水通流注。禮器升堂,天雨降澍,百 姓訢和,舉國蒙慶,神靈祐誠,竭敬之報,天與厥福,永 享年壽,上極華紫,旁及皇代。刊石表銘,與乾煇耀。長 期蕩蕩,于盛復授。赫赫罔窮,聲垂億載。

《魯靈光殿賦》并序
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餘之所立也。初, 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 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 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 室者也?然其規矩制度,上應星宿,亦所以永安也。予 客自南鄙觀藝于魯,睹斯而嘆曰:「嗟乎!詩人之興,感」 物而作,故奚斯頌僖,歌其《路寢》,而功績存乎辭,德音 昭乎聲,物以賦顯,事以頌宣。匪賦匪頌,將何述焉?遂 作賦曰:

「粵若稽古,帝漢祖宗,濬哲欽明。殷五代之純熙,紹伊 唐之炎精。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敷皇極以 創業,協神道而大寧。於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 孝孫,俾侯於魯。錫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開宇。乃立 靈光之祕殿,配紫微而為輔。承明堂於少陽,昭列顯 於奎之分野。」瞻彼靈光之為狀也,則嵯峨嶵嵬,峗巍 「㠥𡸖,吁!可畏乎其駭人也。岧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 轕兮其無垠也。」邈希世而特出,羌瓌譎而鴻紛。屹山 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鬱坱圠以嶒嶸,崱繒綾而 龍鱗。汨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狀若積石之鏘 鏘,又似乎帝室之威神。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 而雙立,高門擬於閶闔,方二軌而並入。于是乎乃歷 夫泰階,以造其堂。俯仰顧盻,東西周章。彤彩之飾,徒 何為乎浩浩涆涆,流離爛漫。皓壁皜曜以月照,丹柱 歙赩而電烻。霞駮雲蔚,若陰若陽。瀖濩燐亂,煒煒煌 煌。隱陰夏以中處霐寥以崢嶸,鴻爌熀以爣閬,飋 蕭條而清泠,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耳嘈嘈 以失聽,目矎矎而喪精,駢密石與瑯玕,齊玉璫與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