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景雲宮古碑,定分數,嚴界限,至今呼為「王公渠。」 溉柳泉愛里東觀底,東劉家院田渠口在絳縣磨裏村,堵截第三堰,溉田喬寺村,共地五頃一十畝,即《通志》所稱「義寧里。」 知縣李如蘭改為青中里第四堰,溉田西劉家院、元家院,大蔡謝,小蔡謝侯村等村,共溉地二頃五十餘畝,即《通志》所稱「晉寧里。」 知縣李如蘭改為南鹽里第五堰,溉田東下呂、西下呂等村,共地四十餘畝,即《通志》所稱榮田里。知縣李如蘭改為常寧里。渠堰遼遠數十里,盜決占恡者不可勝計。明嘉靖三十九年,知縣羅田為置牌以定番次,倣古跡,酌時宜,選渠長以嚴其事,申盜決之禁。渠民戴德,故名羅公渠,刻石元家院。

《溫泉渠 》源出黃蘆莊,溉上谷口、下谷口、黃蘆莊田。

甘泉渠 源出黑龍溝,溉交水口上下東鎮諸田。

雷公渠 縣北十五里。源出野狐泉,由白土溝至城西北三里姚村出溝行平地,前代嘗引入城中。明嘉靖間,城北地中尚有通水瓦筩。先時溉田每多紛爭。萬曆三十四年,知縣雷復豫定其分數,民甚德之,故名「雷公渠。」

沙渠 縣東南二十五里。渠口在寺頭村東北,因村旁有廣教寺,係唐貞觀間敕建,故名唐渠。今俗呼廣教寺為沙渠寺,後因設寺頭村,俗又呼渠為寺頭渠。按:《唐地里志》云:「縣東南二十里有沙渠」 ,即此。

北河渠 水自橫嶺關來,沿河開渠,輪流溉灌。董村渠 ,渠口在村東秦王澗下,故有渠,久廢。明萬曆二年,知縣王象乾修,故名「新城王公渠。」 南陽渠 ,渠口在河底村南,溉南陽蘇村田。蘇村渠 ,渠口在本村東,溉本村田。

小寺頭渠 渠口在蘇村南,溉小寺頭陽社西郭田。

陽社渠 渠口在蘇村東溉陽社小寺頭田。西張渠 渠口在蘇村三皇廟前,故渠久廢。明萬曆初,知縣王象乾修濬,亦名「新城王公渠」 ,溉西張、東張田一頃一十畝。

坡神渠 渠口在本村東,溉本村田。

下莊渠 渠口在本村東坡神渠下,溉下莊馮村田。

「南姚村渠 」 渠口在本村北溝溉本村田。《平陸縣》。

盤南澗 縣東十里,源出中條,由石槽溝南下至盤南,有灌溉之利。

三汊澗 縣北三里五龍廟前。發源中條山,二溝合流至此,崖斷支分,東南入于河。臨溪,圃人引水灌溉,資以為利。

沙澗 縣東二十里。源出中條山東南谷,至沙澗入河,頗為民利,以澗口多沙石,故名。

響泉 縣北四十里中條山東。其泉甘澄,附近居民賴之。

魏公渠 縣北二里許。明萬曆乙巳,河東道詹思虞按部至邑,檄知縣魏學徵引水入城,疏通文脈,自縣署遶學宮之左,注泮池內,溢于南郊,民資灌溉。嗣登科第者相繼五人,仕至顯宦,士人德之,立碑北門外,初名「興文渠」 ,今呼「魏公渠」 云。

芮城縣

大安池 縣北五里,居民引以灌田,餘流入黃河。

鹿跑泉 縣東北八里中莊村,一名「靜深泉。」 平地上清澈見底,大旱不減,霖雨不溢。上有龍神廟,居民引渠溉田。

葡萄澗 縣西二十里鄭村,有泉五眼,俗謂「五股泉」 ,南流入黃河。

地皇泉 縣西北十三里山麓地皇氏廟前,流經魏文侯故城,合通澤泉,可以溉田。伏流入沙,通澤泉 縣北八里,舊決渠引水入城,灌于衛生池泮池,今絕。

浢泉 ,源出東北山麓,即儀家溝水,俗謂「連撘溝。」

白龍泉 縣南十里王家莊。

恭水 ,源出甘棗山,即朱呂溝水。

小水泉 縣南十里太安莊。

觀音泉 縣西北十里

絳州

鼓堆,清濁二泉 ,合流而下,漸成大溝,溝上地水不能及。隋正平令梁軌謂:「水動物也,順之則下,激之則上。」 乃因地宜以激水。迄今千餘歲,雖小有變更,而大勢則因之。即今水道。清泉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