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女為三仙織龍鬚布於此曬焉。

東河 在縣城東半里

南河 在縣東關。歲間有大水輒北侵民舍,隳官塗,漸至凌城。後修治南遶為襟帶,水始不為患。

西河 在縣城西一里。會雨方有河。

懸水崖 在縣東北八十里安居村。村西有石崖,峻懸百尺,岸址有崖,高廣若室,如斧之而成石,更無隙水滲滲生石面,上百千點,下百千聲,滴下成潭。居人別無鑿井,皆飲此。

馬跑泉 在縣西七十里。世傳焦公馬渴,跑地水即湧出。

潁水 ,在縣北七十里。有小溪曰「潁」 ,相傳許由洗耳處。

潞安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長治縣附郭。

府城池 創始,《舊志》莫考。然以沿革稽之,秦、漢以來,或治長子,或治壺關,或治襄垣之安民城。自隋置上黨縣而後,郡治定。且西北子城相傳隋創之,則大城亦自隋創無疑也。舊為土城,四門,四隅俱有樓。西門之北有看花、梳洗二樓,南有長子樓,舊有門通長子縣。坤隅稍東有八義樓,舊有門通八義鎮。皆曰應山樓,謂城西山遠,建列諸樓,與東山相應也。而看花更高聳,與唐故飛龍宮輦道相接,基址髣髴尚存。唐元宗別駕時,常借以為遊覽之地。明初,指揮張懷始用磚砌四門,各建小月城。嘉靖初,知州周昊乃發公帑興役,三時告成。圍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闊二丈。隆慶初,敵破石州,闔省修浚城隍,而潞之四周俱掘及泉,深四丈,闊如之,其流潺湲有聲,會於西水洞流入黑水河。兩岸栽植楊柳,森森密布。隍之東南隅,種蓮種魚,為一郡勝概。其後泉既壅淤不流,而樹復斫伐殆盡,非復當時景象矣。

皇清順治九年,西城門樓內貯火藥,為雷火劈去,知

縣王功成復為鼎建,整頓舊觀。今南城隍內水泉復通,菰蒲藻荇,掩映水湄。但無人疏濬,未得如昔日之周流停匯耳。今知府楊復植楊柳於堤畔,踵事者從此培養數年,便是榆關之保障矣。四城原額垛口四千七百八十,今止存六百四十六。四門:東曰潞陽,南曰德化,西曰威遠,北曰保寧。

外縣

長子縣城池 。舊城周二十里。舊《志》云:「丹朱築」 ,無可考。晉末,慕容永僭號,因加修築為都。金天會間,昭義節度使楊天吉病其太大難守,就東偏建小城,縣令趙惠成之、賀允中繼修,即今城也。磚垛土城,圍六里,高三丈五尺,闊一丈五尺,池深淺不一,門四。明景泰初,增開西小門,門各有樓。知縣徐兗、《易鶚》《史紀》、王密、劉「復禮、何出圖俱有修葺功,而史紀功尤著。」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張獻素用磚包砌城門,又重

修東門城樓一,新知縣史紀題其門:東曰「賓暘」 ,西曰「望山」 ,西小門曰「觀瀾」 ,南曰「挹薰」 ,北曰「拱辰。」 屯留縣城池 ,「唐武德中移治築此,唐、宋修廢不可考。元縣尹劉依仁因舊修葺,圍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闊九尺,池深淺不一。」 明知縣楚瑁重修四門,建樓於上,范景加重樓。後絳水衝敗北城,尹鑑、李崙、王紳相繼修補,任肅、徐鳴鶴俱有修補功。崇禎十四年,知縣艾泰徵用磚包砌東、西北三面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王昌齡磚砌南面。

襄垣縣城池 :「唐武德初置韓州,築城於甘水之南。金縣令韓俊增築外城,即今城也。圍六里零三丈二尺,高三丈八尺,闊一丈八尺,池深淺不一,門四,各有樓。元末樓廢。」 明初重築城,知縣甯智重建樓,劉明、賈樞、党馨重修,王懩用磚包砌。城女牆高八尺,周迴俱完。垛口周迴共一千五百七十五。敵臺四面共三十二。濠,牆高九尺,周迴俱全。東門名「東作」 ,西門名「西成」 ,南門名「陽澤」 ,北門名「靖朔。」 郭門一座在郭北頭。

潞城縣城池 ,隋開皇間始築。元末關保因舊增修。圍四里零八步,高三丈,闊一丈五尺。池深淺不一,四門各有樓。明初重修,知縣李思忠、鍾爵、馮惟賢、張鶴騰,各有修補。崇禎十三年,知縣宗鴻議用磚包砌。

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城圮,知縣張士浩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