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輔臣曰:「近知彥仙與金人戰,再三獲捷,朕喜而不寐。」 即命知陝州兼安撫使。彥仙蒐軍實,增陴濬湟,益為 戰守備,盡取家屬以來,曰:「吾以家徇國,與城俱存亡。」 聞者感服。邵興在神稷山,以其眾來,願受節制。彥仙 辟興統領河北忠義軍馬,屯三門,後賴其力。建炎三 年,婁室悉兵自蒲、解大入,彥仙伏兵中條山擊之,金 兵大潰,婁室僅以身免。彥仙度金人必并力來攻,即 遣人詣宣撫使張浚求三千騎,俟金人攻陜,即空城 渡河,北趨晉、絳、并、汾,擣其心腹,金人必自救,乃由嵐、 石西渡河,道鄜、延以歸。浚貽書勸彥仙空城清野,據 險保聚,俟隙而動,彥仙不從。四年,婁室陷陝州,彥仙 投河死。

建炎四年八月,知虢州郡邵興遣統制閻興及金人 戰於解州東,屢破之。

翟興授河東北路軍馬使,遍檄山砦,由是汾、澤、潞、懷、 衛開。山砦首領皆應命,復陽城縣,乘勝取絳之垣曲, 進至米糧川。

紹興五年,岳飛遣梁興等布德意,招結兩河豪傑,山 砦韋銓、孫謀等,斂兵固堡,以待王師。李通、胡清、李寶、 李興、張思、孫琪等舉眾來歸。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 時皆得其實。盡磁、相、開德、澤、潞、晉、絳、汾、隰之境,皆期 日興兵與官軍會。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趙 云、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破金人於垣曲。

金熙宗皇統三年,曲沃秋,大熟。

海陵王正隆二年秋,曲沃蝗。

五年辛未,河東地震。

世祖大定三年秋,榮河蝗。

四年,榮河旱。

衛王大安元年,河東地震。

宣宗貞祐元年十二月,元兵大掠平陽、太原之間。二 年,絳縣瑞麥,一莖穗有六七岐者。

三年四月,知平陽府事胥鼎建言利害十三事,若積 軍儲、備黃河、選官讞獄、簡將練卒、鈔法版籍之類,上 頗採用焉。又言:「平陽歲再被兵,人戶散亡,樓櫓修繕 未完,衣甲器械極少,庾廩無兩月食。夏田已為兵蹂, 復不雨,秋種未下,雖有復業殘民,皆老幼莫能耕種, 豈足徵求。比聞北方劉伯林聚兵野狐嶺,將深入平 陽、絳、解、河中,遂抵河南。戰禦有期,儲積未備,不速措 置,實關社稷生靈大計。」七月,就拜本路宣撫使,兼前 職。朝廷欲起代州戍兵五千,鼎上言:「嶺外軍已皆南 徙,代為邊要,正宜益兵保守。今更損其力,一朝兵至, 何以待之?平陽以代為籓籬,豈可撤去?」尚書省奏宜 如所請,詔從之。又言:「近聞朝廷令臣清野,竊謂臣所 部乃河東南路,太原則北路也。大兵若來,必始於北, 故清野當先北而後南。況北路禾稼早熟,其野既清, 兵無所掠,則勢當自止。不然,南路雖清,而榖草委積 於北,是資兵而召之南也。臣已移文北路宣撫使矣, 乞更詔諭之。」四年正月,元兵略霍、吉、隰三州,已而步 騎六萬圍平陽,急攻者十餘日,鼎遣兵屢卻之,且上 言:「臣以便宜立官賞,預張文榜,招還脅從人七千有 奇,續至者又六千餘,俱令復業。竊謂凡被俘未歸者, 更宜多方招誘,已歸者所居從便,優加存恤,無致失 所。」制可。時河南粟麥不令興販渡河,鼎上言曰:「河東 多山險,平時地利不遺,夏秋薦熟,猶常藉陝西、河南 通販物料。況今累值兵戎,農民寖少,且無雨雪,闕食 為甚。又解州兵屯數多,糧儲僅及一月。伏見陝州大 陽渡、河中大慶渡,皆邀阻粟麥,不令過河,臣恐軍民 不安,或生內患。伏望朝廷聽其輸販,以紓解州之急。」 從之。又言:「霍州回牛、鳳棲嶺諸隘,戍卒幾四千,今兵 既去而農事方興,臣乞量留偵候,餘悉遣歸。有警復 徵,既休民力,且省縣官,萬一兵來,亦足禦遏。舉一事 而獲二利,臣敢以為請。」詔趨行之。又言:「近偵知北兵 駐同、耀,竊慮梗吾東西往來之路,遂委河中經略使 陀滿胡土門領軍赴援,今兵勢將叩關矣。前此臣嘗 奏聞,北兵非止欲攻河東、陝西,必將進取河南。雖已 移文陝州行院及陝西鄰境,俱令設備,恐未即遵行, 乞詔河南行院、統軍司議所以禦備之策。」上以示尚 書省,宰臣奏:「兵已踰關,惟宜嚴責所遣帥臣趨迎擊 之。」乃命鼎益兵渡河,以掣其肘。制可。既而鼎聞大兵 已越關,乃急上章曰:「臣已奉詔,先遣潞州元帥左監 兵必蘭阿魯領軍一萬,孟州經略使徒單百家領兵 五千,由便道濟河,以趨關陜,臣將親率平陽精兵,直 抵京師,與王師相合。」又奏曰:「京師去平陽千五百餘 里,倘俟朝廷之命,方圖入援,須三旬而後能至,得無 失其機耶?臣已身先士卒,倍道兼行矣。」上嘉其意,詔 樞府督軍應之。初,鼎以將率兵赴援京師,奏乞委知 平陽事王質權元帥左監軍,同知府事完顏僧「家奴 權右監軍,以鎮守河東」,從之。未幾,鼎拜尚書左丞兼 樞密副使,還守平陽。是時,元兵已過陝州,自關以西 皆列營柵,亙數十里。鼎慮近薄京畿,遂以河東南路 懷、孟諸兵合萬五千,由河中入援,又遣遙授河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