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0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四十四卷目錄

 大同府部彙考二

  大同府山川考下

  大同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三百四十四卷

大同府部彙考二

《大同府山川考下       府志》

靈丘縣

聖水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有聖水泉。花山 ,在縣西北十二里。春花盛開。

孤山 在縣東一十八里。以不接他山,故名。「惡道山 」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路崎嶇,嶮峻難行。過隘門,兩峭壁笏立數千尋,山樹交接,大類瞿塘三峽。中有溪路,闊數尺,僅容騎仰,天光一線,非子午不見日月。行人偶一發聲,震響岩谷間,群鳥飛鳴,絲竹競奏。每暑月,人不敢行,恐驟雨時過,山水瀑漲,亂石蜣轉而下,無以避其怒也。俗呼「二道峽」 ,又名「崿道山。」

龍泉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下有龍泉。一本云「即聖水山。」

太白山 在縣南十里,或云二十里。山有鍾乳穴,穴中乳滴如懸穗然。蓋太白為郡邑諸山之最高極雲表,磴道十八盤,素稱嶮峻。每欲雨雪,巔上雲氣如覆幢,土人望之,以卜晴晦。諺云:「南山戴帽,下雨無道。」 值雨雪初霽,平地流雲,高數丈騰躍,山家屋舍以為常。山多叢木豐草,樵採者及麓而返,緣空谷,久無足音,虎狼踞成窟宅,是以無敢至巔。初夏雨過,積霰經旬不沒。岩壑間時有古冰厚數尺,歷四時不減,土人稱「千年冰」 云。山之南面,地廣衍,多平疇,產黃花蕨菜。明萬曆中,曾遣中使採礦此山,駐節邑城,經年後,以入不償出,奏罷之。至今遺有爐竈洞穴,俗稱「太白巍山。」

隘門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壁立直上,極險隘。溏河所經之處,瀠洄噴射,晝夜時鼙鼓聲。冬春兩季,水漲至山足,梯路俱絕。後魏于此置義倉,宋設關防。

三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三峰巍峙,地多渠壑。銀釵嶺 在縣東二十五里,連廣昌縣界。其嶺兩旁高山峙立,盤路紆回。每盛暑過之,山風起栗,聲勢怒號。俗傳「妲已過此墮釵。」

黑龍河 在縣西四十里黑龍谷。上建黑龍池廟。其水南入溏河。

淶水 發源廣昌縣城南,流入縣境。

馱水 在縣南十里。俗傳有僧蓄驢馱桶,自山下取水,時人識之,酌水注桶,自馱而去,故名。滋水 ,在縣西南枚迴嶺,懸流五丈,湍激之聲,震動山谷。

白馬泉 在縣西北四十里。舊傳漢文帝在潛邸時經此,乏水,騶從皆罷困。帝禱之,忽有白馬跑地得泉。

覺山井 在縣東南三十里。環堵皆山,而井在其中,深幾三百尺。

廣昌縣

白石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山多白石,有白石口,通保定府唐縣。東有浮圖峪口。

旗山 在縣西南三里。相傳宋將楊景豎旗于上。又七峰山相連,亦名「七山。」

香山 ,在縣西南十里。上有古寺,松柏蔥鬱,號為勝境。

登梯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內有古剎,石磴直上梯。

聚雲山 ,在縣北十三里。上建北嶽廟,雲聚即雨。

玉皇山 ,在縣西十餘里。上建玉皇廟。

孤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平地突出,四虛無倚。野狐山 在縣東北十里。山中有狐狸,恆夜鳴。插箭嶺 在縣南三十里,有六郎祠,相傳六郎插箭于此,有石跡。

鐵嶺 ,在縣東三十里。石狀如鐵。

驛馬嶺 在縣西五十里。

黑石嶺 在縣北六十里。石黑色。

雕窩嶺 在縣東六十里。舊有銀洞,今塞。獅子崖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塊形類獅子,又名「獅子峪。」

拒馬河 在縣南三里七山下。即淶水之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