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1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處以與之。洪武十五年,太祖高皇帝以天下學田

多寡不同,著令:每歲給米,府一千石,州八百,縣六百。 田有餘者歸之官,不足則割他田足焉。後去田而為 徵米於有司,以至於今。然是時諸生,府惟四十,州三 十,縣二十,蓋凡學於學者,無不廩食之人。後增有曰 增廣,各如廩膳之數,有曰附學,無名數之限。故每學 之中,廩食者不過三四分之一,其孤貧之士,困於饑 寒,迫於婚喪,而無所控訴者多矣。州縣或有閒田,官 必令與吏耕,以自取其入,否則以賄賂請託以與人 耕。若告之曰「以資諸生之養」,則置若弗聞也。大抵近 世士大夫不稽古禮文教化儒業之務,乃習尚固然, 已非一日。遼州故隙地數段,皆前守自耕及與人耕 者,今守楊侯取以畀之學,請於巡撫何公,公從請焉。 其耕穫之役,斂散之法,具有明約,予聞而喜之。予向 守陝州,曾毀泰山廟,以其址予學,監司以為非。及提 學陝西,有學正書院,每欲置田數十頃,謀之數年,此 可彼否,竟以無成。今「楊侯能行人所不行之事,公能 從人所不能從之請」,然則予之喜,豈特為諸生溫飽 之私哉?有感於是焉耳。侯之好儒而篤於禮教,且致 其上之相信如此,諸生可不知所以副侯之意乎?今 學者雖群然終日誦聖賢之書,而不知以一言用之 於身,規為識見,無以異於鄉里之常人。迨入仕路,則 又以「智巧求合於時,姦譎求富於利,惟便其身之為, 而鮮有君民之念。然則何取於學哉?吾遼諸生,自今 返此,而求吾所以為人者,於吾所讀之書,主敬以存 其心,窮理以明其智,行道以復其性,窮則以是修於 家,達則以是用於世,則侯之意庶乎其不負矣。」侯諱 惠,字澤民,洛陽人,以宰費治高遷而來,愛養貧弱,招 徠流亡,吏惕姦慝,境無盜賊,頒《呂氏鄉約》,以化其民, 其政之善皆可書云。

《開鐵冶疏》
高巍

臣聞「地不愛寶。夫寶者何?魚鹽金、銀、銅、錫鐵是也。」今 我國家魚鹽之利既興,不可復有議也。惟金、銀、銅、錫、 黑鐵,所謂山澤之利,未盡出也。且金銀雖寶,不過富 貴之家為婦女之首飾,銅錫為器皿裝點耳。惟黑鐵 一物,軍民利器,不可一日而無者也。天下山澤之利, 臣不知其餘。且以臣鄰境所有言之,今在河南之北, 北平之南,山西之東,山東之西,舊有八冶,曰臨水,曰 彭城,曰固鎮,曰「崔爐,曰祁陽,曰山嘴兒,曰沙窩,曰渡 口。」詢之故老,言在元時設立總司,提督搧取,日萬貫, 例禁民間不敢私販,此元之舊弊。今三布政司地面, 農民多缺利器,使自搧取,許納課程,猶且不敢。以臣 愚見,以產鐵去處行移文榜,如有丁「力之家,或兩戶 三戶,或五戶,起爐一座,礦炭隨便所取,國家每月課 收鈔貫,止徵鐵數,易換粟帛,許民興販。如此上濟國 用,下便農器,庶不棄山澤自然之利也。臣昔經過礦 炭之場,計料礦炭之利而興販之,實得軍國所用之 大利也。」

《修和順縣志序》
錢受祺

嘗讀《詩》,至《𨚍鄘》,竊歎古昔輶軒之使,未嘗以小國忘 採也。蓋國雖小,而甿俗之貞淫奢儉,誠足備一王之 法誡,故太史識之迨聖人刪詩而錄變風,仍以𨚍鄘 次二南,其意深且遠矣。今之和順,即古之梁餘,介萬 山之中,巖壑㟏岈,寒霜早零。厥產麻豆,不可以麥。氓 不炫賈,士不喜游,民風之樸略,尤有陶唐之遺焉。顧 曩昔無志也,志創自萬曆之十有一年,閱今七十餘 載。其間天運變遷、人事興廢,不可謂不稔矣。倘循襲 故傳,靡所更正,懼其殘缺失次,而無以備訾考也。邑 侯李君憂之,以修志為己任,謀諸耆獻,博採輿人佚 文雜記,躬自校讎。凡疆輿、風土、賦徭、戶版、食貨、祠祀, 與夫官師、人物、藝文之類,一仍舊貫,而補訂其所未 備。於是乎不散不越倫,則成紀載具矣。以余職在衡 文,迺郵致成書,而屬敘於簡首。予維國大者習淫,國 小者志儉。淫則易於為非,儉則可與向善。故雖荒陬 僻壤,無不可以臻富教之成也。昔衛文公遷於楚丘, 勞勸農桑,卒致騋牝三千之富;而蕞爾武城子游氏, 道以禮樂,邑有絃歌「之聲」,豈非無地不可致治歟?今 李君自下車以來,病民生之匱也,風教之衰也,田賦 之凋耗而戶齒之不登也,勞心撫字,蓋二載於斯。為 教織紝以贍其素業,建黌序以作其賢材,勤賑卹以 拊其凋殘,闢蒿萊以廣其蕃殖,生聚教訓,勿遺餘力, 而和邑遂駸駸,有康阜之色焉。則昔之所以寖微,與 今之所以漸復,具載是書之中。取而鑒之,當必有佶 然以思、憮然以興者。是侯之為志,前以補七十四年 之未備,而後以風示乎來茲,疇謂「志」可以已哉!若乃 文質而典,事核而詳,至於損益盛衰之由,未嘗不反 覆叮嚀,以相誥誡,則侯之殫思民瘼,而情見乎詞也。 侯諱順昌,襄厥役者鄉先生胡君淑寅、學博白君毓 秀與搜羅者趙子漪、李子開祥,例得並載。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