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陘山 《一統志》作「邢山」 ,在新鄭西南三十里。《史記》魏襄王六年,敗楚師於陘山,即此。山上有鄭祭仲墓,墓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杜預謂不忘本故也。廟有枯柏,其塵根故株之上,多生稚柏,列秀青青,望之可愛。此山與具茨並峙。

《自然山 》在新鄭西二十五里,下有軒轅飲馬泉。

抱獐山 在新鄭北三十里。上有駐節臺,相傳宋陳堯佐所築。

黃崖 在新鄭北十里。《春秋傳》云:「魯襄公及諸侯之楚過鄭,鄭伯有迎勞於黃崖」 ,即此。

西銘山 在陳州西北五里。

宜山 在西華南三十里,褚河北岸。戰國時大梁邑名,以其城在山之南也。

廟陵岡 在西華西四十里。楚靈王章華臺故址。

思都岡 ,在西華北二十里。女媧氏之遺民,思故都,故名。

頓山 ,在項城北五十里,即古頓子城。

乳香臺 在沈丘西南二里,昔產乳香,故名。首山 在襄城南五里,橫亙九里。《史記》稱天下名山八五在中國,皆黃帝所嘗遊,首山其一也。又云: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湖。莊周謂黃帝登具茨,訪大隗,命駕於襄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見童子而問道焉,即此山也。為令武、紫雲、仙翁諸山之首,故曰首山。明賈詠詩:「路出名邦渺樹煙,首山橫帶馬蹄前。身經七聖皆迷地,望入諸峰眾玅天。靜裏高寒真可愛故人凋謝不堪憐等閒又負登臨興,笑指雲林一粲然」 令武山 在襄城西南五里。舊傳楚令武將軍景差葬此,因以名山。今有令武將軍祠在焉。紫雲山 在襄城西二十五里,其山峰巒崒嵂,林木蓊鬱,自中峰而下,重巘疊嶂,如納陛然。南北兩山,左右環拱,一泉從中湧出,旋遶東北入汝水,襄山第一奇觀也。明李恭靖公敏建書院於上,賜額「紫雲書院」 ,一名書院山。明馬文昇詩:「崒嵂孤峰上插空,宛然削出玉芙蓉。四時雲氣春偏盛,釀作甘霖濟歲豐。」

龜山 ,在襄城西南十五里。山形如龜,因名。有二井,遇旱禱雨輒應。一名「靈泉山。」

高陽山 在襄城西南十五里。山麓多泉,足滋灌溉。

仙翁山 ,在襄城西南十八里,迥出群峰,襄山之最高者,上有丹井,俗傳葛仙翁舊跡。

駱駝嶺 在襄城西二十里,旁高中下,狀如駝背,故名。

召陵岡 在郾城東三十五里,旁有召陵城,即《春秋》「齊桓公盟於召陵」 地。

東紫岡 在郾城東三十五里,土色紫翠森秀,與西紫岡對峙。

西「紫岡 」 在郾城西南十五里。

宋岡 在郾城西北十五里,旁有青娥城。紫荊山 在長葛西五十里,與禹州相接,西北屬禹州,東南屬長葛。小洪河發源於此。

鳳凰岡 ,在長葛西北十五里。漢黃霸治潁川時,鳳一集於此,故名。

大鴻寨山 在禹州東北四十里,即具茨之別峰,與密縣新鄭相錯。昔黃帝臣大鴻氏屯兵於此,故名。

太白山 與「大鴻山」 相接。

牧牛山 在禹州東北。下有九十六泉,溱之上源也。

孝山 在禹州東北五十里,俗傳有黃香墓,故名。

馬鞍山 ,在禹州東北六十里,即陘山,有子產墓,其陰屬新鄭。

金牛山 與陘山接壤

黃臺岡 在禹州東北。《魏志》:「陽翟有葛溝水、黃臺岡。」

大礡山 ,在禹州北二十里,元隱士張克己號「大礡」 ,取此。

六盤山 在州北十里

大陽山 在州北,有李崆峒墓。

杏山 在州北二十里。有澗名「張翁」 ,漢仙人劉根所棲隱者。

明山 ,在州北五十里。明周定王葬於此,是為「九龍口」 ,九溝相合,水聚故也。

荊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洛陽記》:「齊武帝採玉於此。」 亦臨潁水。

崆峒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觀,名「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