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段干木墓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漢昭靈墓 ,在陳留外黃境,漢高祖母也。即位後,招魂葬之,得其髮,有赤蛇入柩中,故名「昭靈」 云。

周勃先塋 在原武東北。明知縣張祥豎碣封識之。

陳平墓 ,在封丘縣北,一云「在陽武東三十里。」 張蒼墓 ,在陽武縣東北四里。

翟母墓 ,在封丘縣西南七里。

周苛墓 《史記》:漢高祖以苛為御史,守滎陽,為項王執之,瞋目大罵,不屈死。墓在滎陽縣西南。唐《李觀碑銘》:「龍戰未分,奔雷洩雲。雷奔雲洩,其下流血。滎陽攻急,介士涕泣。赤帝徘徊,惟公在哉。秉心慷慨,處死不改。沉沉積冤,千古奚言!紀公光烈,系史之闕。」

酈商墓 在杞縣西二十八里。按《明一統志》,「其弟食其墓在縣西南二十六里。」 按:食其烹於齊而此有墓,未詳其故。

紀信墓 在滎澤縣西孝義堡。楚攻漢急,信乘漢王車誑楚,被焚而死。唐《盧藏用碑銘》:「雄雄紀公,自天作忠,應皇祖兮。卓犖磊朗,瑰詭倜儻,奪威武兮。虎鬥龍戰,扶危制變,挫強楚兮。定霸興王,身焚業昌,得其所兮。雲雷經綸,乃聖乃神,萬物睹兮。千載一振,闡幽作訓,為代矩兮。肇自三王,愚聖同死,苟無足而稱焉,吾何以貴于前古兮」 ,

張耳墓 :在府城北母寺堡,俗呼為「研臺。」 彰德府亦有墓。

李左車墓 在通許縣西。前有石二尺,文字漫滅,可辨者某君李左車。尾曰:「斜臨洧水,北眺夷山」 云。

甘公墓 ,在祥符境內,因《星文》說「張耳背項羽而歸漢高祖」 者。

馮唐墓 ,在陳州東南四十里。

汲黯墓 ,在陳州東北三十里。

婁敬墓 ,在杞縣東北三十里。

灌夫墓 ,許州南潁陰故宅。舊名「灌臺」 ,今名《思故臺》。

《張德墓 》,兗州刺史良裔孫也,襲封侯。葬于陳留古張城西南三百步。

陳元方墓 十區,俱在陳留縣五里。

大司農陳群墓 ,在陳留縣北二十八里,有碑文。

李壽「九子墓 」 ,在陳留縣西南三里。壽字長孟,仕至太守。

邊韶墓 ,在杞縣東三里山子頭。

王業墓 。業字子香,雍丘人,為荊州刺史,有惠政,卒于枝江,有白虎夾柩送歸,人號為白虎墓。袁氏墓 在扶溝縣,碑字剝落,羊虎碎折,惟司徒滂、蜀郡太守騰、博平令光等字猶存。《集古錄》云:「扶溝多古塚,內得石獸碎缺,項下隸刻『右天祿、食敖倉,飲山谷』數字,今地名柏子岡。」 又有四角塚,去縣西南三十五里,古塚甚多,不知誰氏。陳伯先墓 在蘭陽。漢宣帝時,荊州刺史平之子孫也,卒葬此。去縣西三十里,墓隧尚存。蔡中郎《銘》謂「東昏庫上里」 ,即古陽武之戶牖也。虞延墓 在蘭陽縣,字子大,官至司徒。

「五女塚 」 ,在許州四十里。漢獻帝伏后與姊妹四人為操所害,葬此。

蔡邕墓 在尉氏縣東北四十里。唐溫庭筠詩:「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說中郎有後身。今日愛才非昔比,枉拋心力作詞人。」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北四十五里。

李膺墓 ,在襄城縣北十里,有祠存。

陳實墓 在襄城縣。蔡邕《銘》曰:「峨峨崇岳,吐符降神。於皇先生,抱寶懷珍。如何穹昊,既喪斯文,微言圯絕,來者何聞?交交黃鳥,爰集于棘。命不可贖,哀何有極!」 按《明一統志》,在郾城縣西三十五里。又有詞在鄢陵縣故宅。

柏塚 ,在商水縣二十里。古老傳云,「應奉塚地多柏樹,因以為名。」

許慎墓 ,在郾城東四十里召陵古城下。常十墓 在密縣西高村堡。相傳光武阨于王莽,匿于家,季弟代死,後封崇聖公,兄弟十人俱葬此。

陳氏墓 在長葛縣。《陳氏家傳》云:「紀諶以下八十六墓、三十六碑,俱在陘山之陽。」

魯恭墓 在中牟縣北門外。恭縣令,有惠政,因葬此。

張德墓 在密縣。德,字伯雅,縣人,弘農太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