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5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夫子亦嘗表而識之曰「殷比干墓。」今石刻尚存。則此 墓為無疑矣。而況開元之前,偃師未聞有比干之墓。 即設若有墓,則魏孝文之祭弔,何於此而不於彼?夫 執銅盤以立疑似之墓,豈若求古來之墓為真耶?即 《中州通志》亦云:偃師之墓,因銅盤以立。信然哉!今觀 斯墓,前有土岡,右有泉源,則延祐石刻之釋文地形 得之,特字畫與汝刻稍異,而剝落失真,斷碣已臥荒 草間矣。若「藏茲」二字,據字形當從《志》釋,此不必彊為 之說。今並載之,而重摹石上。適修葺工畢,而廟貌聿 新。蓋興工役以妥忠靈,而歲當大祲,因以全活飢眾, 莫非殷太師之餘澤也。俯仰古今,有感斯文,書之以 識歲月云。萬曆十五年歲在丁亥五月日識。

《題比干墓》
吳達可

昔商政不君,流毒宇內,殷太師比干,目擊宗社顛危, 以諫被僇,周武王首封其墓,以勵世風,千古而下,令 人感慨有遺思焉。余以督鹺之命,巡歷中原,行次殷 墟之淇邑,謁祠拜墓,讀《銅盤銘》,閱宣聖題,輒興嘆曰: 「人知比干之諫死,為萬世節義之美談,而不知比干 無意於求名也。彼見商室之危,旦暮汲汲,猶冀毒痡」 之君,萬一悔心之萌,諫而行焉,身存國存,固所願也; 諫而不行,國亡身亡,死亦非所避也。即明知其諫必 不行而去者,有人奴者,有人死諫,不屬之吾而誰屬 也?昔人《箕子碑評》,謂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 圖存,先生隱忍而不去,意蓋在此。余於比干亦云:「有 宋文丞相,庶幾近之。」宋室淪亡,大事已去,猶以其身 周旋王國,十有二載。殫心焦慮,迨勢窮計竭,而後不 憚以身殉之。蓋聞比干之風而興者哉!余既弔其墓, 又以告夫委質朝當者,運際時艱,知有君不知有身, 不可無比干之諫;知有國不知有名,不可無比干之 心。如漢、唐末季,名高而國隨以滅,可永鑒巳!

《淇澳辯》
張宜

淇,古名水也,而邑名以之,實在邑東二十里許,為南 北巨河。土人因其出於太行,遂名為山河。因其多石, 不能通舟楫,又名為石河。於戲!偽者出而真者晦矣。 好事者迷其真,乃以北思德河為淇水,蓋以《思德》寓 「終不可諠兮」之意,且其源出於衛武公之祠之下也。 殊不知武公祠創於弘治初年,亦司土者惟其思德 之意而成之,實非古跡也。觀石刻曰:「此蓋其游息處 也。」可見矣。歷正德初,劉侯繼祖公雅尚古治,立碑於 思德河,謂古淇水今名為思德河,人皆信其說之有 據。後作志者不辨其始,更註石河為淇水矣,辯論未 悉,故碑不移。土人惑於先入,且見其言無徵也,不肯 輕信。余往歲不第春闈,過而觀之,亦信其然。及承乏 是邑,始疑之曰:淇古名水,恐此細流不足以當之。及 得其志,喟然嘆曰:「我固謂當有是。」仍質諸鄉紳及諸 父老,猶以思德河對。余不復信,是以僭考索焉。按《詩》 云:「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夫泉百泉,即衛水也。與其會 於薛村口,經不足徵與?《一統志》云:淇發源於林慮縣, 即今之林縣。尚有《臨淇集》,傳不足徵與?北浮山廟有 古碑云:「西接太行,東連淇水。」文不足徵與?其衛相合 之滸,古今為淇門鎮,地理不足徵與?據是四者,然後 以志為是,而以劉公為承訛矣。訛以承訛,上下已千 百年。余叨是邑,不忍以承其訛,是故僭移《思德河》之 碑於高村城之東,河之西,更題曰淇澳。蓋不徒正千 百年之訛,且欲就正於往來士君子之博古者焉。

《衛康叔祠記》
龍德孚

衛何昉乎周,武王賢康叔而封之國也。繼康而賢,賢 而著則稱武公云。今衛關南隅有祠祀武公,蓋自前 守陳公慶建也。今守姚江周公思宸至,舉祀如故事。 乃詢康叔所為祀,曰:「康無專祀,附主名宦祀焉。」公曰: 「嗟嗟!義以率祖,禮先正名。禮義者,教化所由也。以勞 定國,有功于民,並載在《祀紀》,而周郊配稷,謂何哉?儒」 者考信六籍,則《詩》《書》所稱「三誥」,與夫《淇澳》《賓筵》諸什 固在也。以賢康不武,後以定國武不康。先抑之詩曰: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夫明德慎罰,《康誥》道之。念先 王而紹明刑,語湛于酒也,得無懷于《酒誥》乎?率乃祖 矣。祀有常典,分有定名,君之不埒於臣也明甚,奈何 祠孫而遺其祖也?奈何祀君而列之「臣也,大不經矣。」 公乃相地於祠之左,庀材鳩工,構祠一區。北為祠三 楹,南堂三楹,左右為號舍若干所,請得祀康叔如武 公。因葺武公祠之圯,增益號舍,拔七庠之俊士居業 而公督之。時且新澤宮,廣膳田,力以富教為己任,甚 盛致也。理官龍生德孚,遹觀厥盛,欣而艷焉,為之《記》 曰:「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神人之思,實在岳牧,而政教 所必先也。以余觀兩君,衛之賢也,而明德均焉。公修 祀典,正名反始,政先教化,因俗宜民,崇德象賢,宅心 知訓,此其機微矣。而建侯胙土,會逢其適,沫邦《淇澳》 之思,至深長已。此又崇祀之意也乎?生于斯,牧于斯, 知康叔之所為化,與周公崇古覺世之心,而思共以 永之,作新之澤,尚有賴焉。《史》稱文公實克中興,孔子 嘗賢靈公於魯,哀矣,則以渠牟林國,慶足史鰌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