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浮流」 ,或有時伏地中而泯跡。水性之不常有如此。

清河 在舊縣之南,濱河地下,積水成池,東入於河。

橫水 ,出洛陽新安界西南二溝中,分流三里許,始相合,又北流五里入於河。《金人疆域圖》云:「孟津有橫水鎮。」

漸池 在舊縣南,古泉湮塞,積水成池。

八角井 在縣西耕子溝龍王廟前。歲旱禱雨輒應。

宜陽縣

鍾山 在縣城西南隅,與屏山間一藻水。龜山 在縣儒學門前。

半壁山 :在縣治屏山南。

黃金山 :在縣治屏山南。

筆山 在縣東店南,形似筆,故名。

金牙山 :在縣治。有漢尚書欒巴墓。

喊龍山 在縣東十五里。

龍山 ,在縣東二十里。出龍尾泉。

虎山 ,在縣東二十里。出虎乳泉。

石墨山 ,在縣西南二里。《水經》云:「洛水側有墨石可書,因名。」

馬蹄山 ,在縣南三十里。

神峪山 在縣西五里,即神林峪。邵堯夫、司馬君實嘗遊此。

鳳凰山 ,一名「靈山」 ,在縣西十五里。一峰突起,兩傍聳出,狀如鳳翼,故名。上有靈山寺。

黃帝山 ,在縣西十八里,有軒轅黃帝廟。小富春山 ,在縣西八十里嚴郭村。

白馬山 在縣西八十里,與金門山相接。岳頂山 在縣治。峻極於天,不可攀躋。由龍屋至山頂,上有六十里。

花果山 :在岳頂之西。

嶡山 在縣治下。有金線澗,經流福昌,東北引以灌田。其山半嶡然而起,因名。

漢山 ,在縣三鄉寨北。古柏蒼鬱,有光武廟、三塗山

紫羅山 在縣西六十里紫羅村。

金門山 在縣西六十里。山多紫羅,可採。湖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中有一小湖。紫雲洞 在縣錦屏東數峰間,其洞有三:西曰紫雲,東曰懸空,中曰玉芝。昔陶復朴學道居此,又名「陶公洞。」

馬明王洞 在縣錦屏東柏峰盡處,又名「鑼鼓洞。」 觸之作鑼鼓聲,故名。

石洞 在縣錦屏山玉柱峰下,可避暑。

三官洞 一名「水崖庵」 ,在縣靈山之麓,崎峭玲瓏,宜邑佳致。

九龍洞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九龍靈濟廟。換香洞 ,在縣趙堡南山十里許。

洛河 在縣城北百步許。發源洛南蒙嶺山下。由盧氏、永寧過宜陽,至洛陽西七里與澗水合,再東與瀍水合,至偃師南與伊水合,至鞏縣入黃河。

藻河 在縣西南隅。一名「鐵藻溝。」

順陽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本縣,流經嵩縣,北入伊。

金線河 ,出嶡山,經福昌東南入洛。

《渡羊河 》,自永寧山南經流入洛。

渠谷水 ,在縣西七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東入洛。

流谷水 ,在縣西八十里。源出流漕村石崖下,南流東入洛。

芃水 在縣治。《水經》福昌縣

皂澗 在縣東十里。澗淤泥黑如皂,因名。「紅蓼澗 」 ,在縣營河東之西。地產蓼,因名。「黃澗 」 ,在縣西六十里黃澗村,流入洛。

「橫流澗 」 在縣治韓城東西兩關之間。源出熊耳山,至韓城東南入洛。

鳳凰泉 在縣靈山大佛殿東。上有「翳然亭」 ,題詠甚多。

《鹿跑泉 》在縣白鹿莊南,今名「魚兒泉。」

柳泉 在縣西官莊堡,寬丈許,旁植以柳,因名。「蟠龍泉 」 在縣神峪山南。

淨眉泉 :在縣平泉子母石下。

周公泉 ,在縣靈山東。

甘泉 在縣西南趙堡村眉城東,水甘美,因名。三泉 在縣治,一曰大龍泉,一曰龍尾泉,一曰虎乳泉,東有三泉寺。

疊石溪 :在縣南亢家莊。

泊池 在縣治,一名「泊頭湖。」 其池有蓮菱、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