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里六十步。垛口一千。明縣令谷萬方並為五百池,深闊一丈有半。順治十三年,縣令梁儒重濬。明崇禎年間,縣令谷萬方用磚修西城一面工完。東城磚修十之七,南城磚修五十丈,北城修二十丈。工未畢,遭寇掘毀。寇退後,官因缺補葺,迄今工未告成。康熙二十三年,邑令江繁重修復沿壕植楊柳數百株,陰森可愛。

閿鄉縣城池 :土城高一丈九尺,池深一丈,闊倍之。周圍四里,東、西、南三門。門上重樓:東曰瞻洛,南曰來薰,西曰仰華。按城創築無考,明洪武初增修者縣丞王珪也。緣逼近湖水,屢被衝崩,當事者皆屢行修補。至萬曆十八年,大水復衝西南隅,知縣鄭民悅創築石堤,建禹王廟,百姓豎石曰「鄭公堤。」 二十九年,湖水橫漲,廟堤復壞,知縣黃方修之。崇禎己亥,知縣王鉉因流寇出沒,通修新舊城,以為防禦。

皇清順治七年,西北隅為水衝崩,知縣金鎮重修築。

堤護之。十一年大雨,黃河水溢,城崩,知縣張三省重修。

河南府關梁考    通志府志合載

本府。洛陽縣附郭。

龍門關 在府城南

瀍橋 舊名和平橋,在府城東門外,成化十五年改今名。大學士劉健《記略》:「河南府城東門外,瀍水所經,歲久成巨溝焉。雖有橋以通往來,成壞不知其幾。蓋瀍水之流,褰裳可涉,而府城地勢北高南下,每當夏秋雨積,則潦水大至。及桂林劉本來知府事,始易以石,積數年乃成。然病其為空太密,不能當潦水之怒。曾」 未踰年而復壞,則其費不貲矣。令新昌何鑑繼之,乃會僚佐與謀曰:「橋成而易壞,第作之者未得其道耳。其試以某意作之。」 遂令匠氏石其兩岸及底於其中,以木大作一空,屬之以鐵鱗,比若完木然,廣視其溝而深過之,其上錮磚三重,然後平之以土石。自成化乙巳冬,至明年夏,僅三時而成,視前費不及什之一,而深廣堅朴,足垂永久。民始疑其疏,而終服其巧,無不頌其便焉。

仁惠橋 在府城南門外。

伊橋 在府城東南伊河上。

上浮橋 在府城西南

中浮橋 在府城南三里。

下浮橋 在府城東南

皋門橋 在府城西,晉惠帝建。潘岳《西征賦》:「駐馬皋門」 ,即此。

天津橋 跨洛水上,隋煬帝建,用大船,連以鐵鎖,長一百三十步,南北夾起重樓四所,各高百餘丈。貞觀中,甃石為岸,即宋邵康節先生《聞杜宇》聲處。

澗河橋 在府城西十里。

金橋 在府城外

午橋 在裴晉公莊

利涉橋 在府城天津橋西,唐咸亨三年建。「七里橋 」 ,在洛陽七里澗上,實晉之旅人橋也。創建無可考。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河南府知府孫居湜捐俸重修。

偃師縣

奉先橋 在縣治。舊有永安陵,為奉陵寢而設,因以名橋。

鞏縣

大栗關 :在縣治東南。

柳橋 在縣治東

孟津縣

孟津關 ,在縣東北黃河南岸。

河橋 在縣治東北。晉杜預請建橋於富平津,即此。今廢。唐柳中庸詩:「黃河流處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瀟瀟。」

宜陽縣

趙保鎮關

穆冊鎮關 :俱在縣治西南。

永濟橋 在縣治東北,跨洛水。宋邵雍詩:「山背錦屏開,河臨永濟迴。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斜日射虹去,低雲將雨來。無涯負清景,長是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