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光山縣

白沙關 ,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

土門關 ,在縣南九十里。

墨斗關 ,在縣西南一百里。

木陵關 修善關 黃土嶺關 俱縣南一百二十里。

大通橋 在縣東二十里,邑紳陳明經重修。「大石橋 」 在縣南關,即「遇仙橋。」 劉淯謁明高皇處。

小石橋 在縣南二里

草石橋 在縣東二十里。

楊旛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邑衿胡向化重修。辰山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龍山橋 在縣南十五里。

文殊寺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水磨頭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盧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

寨河橋 在縣東北。舊有浮橋,每多溺者。知縣陳于廷建橋上游,往來稱便。

固始縣

鳴鳳橋 、登龍橋 、金墉橋 、玉帶橋 在縣四門外。明嘉靖二十年,俱知縣張梯創建。裴橋 在縣東二十里。

楊官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張果老橋 在縣東四十里。

泉河橋 在縣東四十里。

小河橋 在縣西四十里。

春河橋 在縣西七十五里。

浮橋 橫跨史河渡口。明嘉靖間,知縣張梯造舟二十,編為橋。今廢。

息縣

金銀橋 在縣東門外,即「張畫橋。」

十里橋 在縣東,跨谷河。

柳家橋 在縣西十一里。

清水港橋 在縣西南二里。義官劉顯建,貢生黃鄑、鄉民彭宥重修。

白石橋 在縣東五十里。

王萬橋 在縣東三十里。

迴水橋 在縣東北白亭里,跨閭河。

唐莊橋 在縣東北,跨閭河。喻召文修。

茶石橋 在縣東北褒信里,跨閭河。

商城縣

定城關 ,在縣南九十里。

五水關 在縣西南六十里。五溪分流,故名。長嶺關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嶺亙百里,故名。松子關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界連羅田,山多喬松,故名。

同羅關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界連羅田,關與羅同,故名。

栗子關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界連羅田,山多栗,故名。

八里岡橋 在縣南三里。

衛母橋 在縣北六十里。順治四年,知縣衛貞元捐貲建立,以祝母壽,人因呼為「衛母橋。」 楊公橋 在縣西三十里。明邑人楊維鉞捐貲三百餘金,搆石成梁。子都御史楊所修,勒碑紀事。

三里橋 在縣北三里

七里岡橋 在縣北七里。

湯坑橋 在縣西三十里。

和豐橋 在縣北二十里。

塔埠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上石橋 在縣北四十里。

春溪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信陽州

平靖關 在州東南九十里,有大小石門,鑿山通道,最稱險要。一名冥阨。《淮南子》曰:「天下九塞,冥阨其一。」 又名恨這關。

武勝關 在州東南七十里。即古武陽直轅之道。

長臺關 在州北五十里。

大埠關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舊設巡檢司。平昌關 ,在州西六十里。漢為平氏縣,南齊為平昌縣,遺跡尚存。俗呼為「平常」 者,非。

黃土關 在州西南六十里。東接三關,首尾相顧之地。

花石橋 在州東三十里。

十八里橋 在州東中山鄉。

青石橋 在州南三十里。

龍井石橋 在州東六十里。明萬曆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