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來寧。」裕之嘗因是詩悟《中庸》之旨,曰:「微之顯,誠之不 可掩。」慈湖夫子嘆曰:「千載不傳之妙也。」夫子歿,絕齒 不敢道者,五年於茲。侯亦夫子之門人也,因公之祠, 乃復誦之。侯又刊公《傳家集》,且表廢田給祠費,嘗以 歲十月修生初之祀云。侯名元壽,紹定三年八月記。

《孔子新廟碑記》
元·馬祖常

光州新作孔子廟以圖,來徵文於州人馬祖常曰:「爾 先子為政於此州,州有學以教人,有田以養士,有廟 以事先聖先師矣。今又圮不治廟,四出無垣,登降無 階,肖像之設不尊,五采之服不彰,妥靈之位不嚴,配 侑之序不飭,室屋樽櫨,周廡重門,及籩豆禮器之類, 取具假借。歲春秋釋奠,官及屬師及弟子致齋無次。 某等一二人辱守茲土,割其稍入,入民之錢粟筏木 陶瓦木材陶良,以錢鳩工,以粟傭力,丹漆黝堊,金銀 施色之物皆集。作於天曆二年七月九日,成於至順 元年八月十有八日。」凡廟位象設,稱乎南面,而為王 者之居。昔之不治者,今皆治矣;昔之無有者,今皆有 之矣。爾先子為政於此州,而又以文「名於時爾。宜為 文告來者,庶謹之而無毀也。」祖常三為典禮之官,習 於先王之禮,而學於聖人之徒,陳跡往轍,不敢煩州 人之聽,獨以我朝有道之世,告吾州人。始憲宗皇帝 都和寧,遣國子二十人就學今都之南城孔子廟旁, 旨意訓誨,刻載廟中。世祖皇帝潛王邸,召學士王鶚 因幄中設主,陳俎豆,觀祭孔子儀。武宗皇帝詔天下, 若曰:「世皆知尊孔子矣,而皆未至也。其進封聖文宣 王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今上皇帝正位制》若曰: 「孔子大聖,推本父母,未及褒崇。父叔梁紇可封啟聖 王,母顏氏可封啟聖王。」夫人以璽書告闕里廟庭,猗 歟盛哉!夫天下既富而教興焉,教興必于學,學必有 所師。「師莫若聖,聖莫若孔子」,則廟而事之者,學者宜 莫先焉。且既富而教,雖三王之治,未有不富而能教 者。吾州介江淮之交,生殖甚寡,然少長安于樸俗,衣 服飲食給于田蠶弋釣之力,工商給於粗完,男女婚 嫁,養生送死,質而有節,其人已幾于淳厚,故易富而 易教,弗如他州必待厚藏而後富,近刑而後教也。是 以見其大夫賢,欲有所興起於善,而又應之之速也 如此,誣天下以難治者,豈君子哉?國家以文化成四 海,考郡縣之績,當以吾州為首焉。茲序其實,而又繫 之以詩,俾州人歌新廟之成,而不忘州大夫之德也。 《詩》曰:「於穆聖師,降我新廟。几筵維飭,設像維肖。四瞻 周廟,載基載築。雅雅鱗鱗」,靈御之肅。靈御之肅,衣裳 我人。俾不為群,而即於倫。埏埴萬類,同仁於天。匪言 莫宣,匪文莫傳。六藝百家,咸質於經。我維受之,日化 於成。大帝在位,翕以敷施。考妣啟聖,而追王之。四海 作則,文明式昭。我州易教,作廟維喬。楩楠梓柏,弗雕 而斲。陶瓦髹漆,施色丹艧。麗牲在門,春秋蠲吉,官屬 師徒。端弁以入。其容鏘鏘,其神洋洋。牖茲顓蒙,闇日 而章。維巘諸谷,會流為潢。南。薄其郛州,名為「光」,光在 北城,瘠土寡殖。維人易教,衣食耕織。則既衣食,又學 為士。學士有師,先聖是祠。州侯德勸,民豈忘之。

《石田山房記》
前人

桐柏之水,發為淮,東行五百里,合溮、潢山谷諸流,左 盤右紆,環繚山麓。其南有州,曰「浮光」,土衍而草茂,民 勤而俗樸,故贈騎都尉、開封郡伯、浚儀馬公實嘗監 焉。公之子祖常,少賤而服田於野,以給饘粥。鄉之人 思慕郡伯之政,念其子之能勞而將去也,迺為之卜 里中地,亟其葺屋,而俾就家焉。屋傍有崇丘,可五七 丈,溪水旁折而出。岸碕之上,嘉樹苞竹,薈蔚蔽虧。前 為木梁,梁溪而行。周垣悉編菅葦,門屋覆之以茨。歲 時里鄰酒食往來,牛耕田器,更相貰貸。寒冬不耕,其 父老各率子若孫持書笈來問《孝經》《論語》、孔子之說。 其耕之土,雖磽瘠寡殖,不如江湖之沃饒,然猶愈於 無業也。祖常者因樂而居焉。如是,名其居曰《石田山 房》,且自為記與圖,以屬當世能言之士。請為賦詩,異 日使淮南人歌之。

《涑水書院記》
王緯

光山縣自漢魏以來,俗尚淳循,名教士風然也。至元 壬戌,縣侯從仕郎帖木兒不花來蒞光山。越明年,政 成訟息,穆然無事。乃詢同僚及邑之耆德曰:「方今文 治浹洽,黨庠家塾,比群相望。近代則有書院精舍之 設,所以育人材,廣教養者,亦吾縣所宜有。況先賢司 馬溫國文正實生是邑,可弗祠與?」眾翕然樂從,乃買 縣治西偏故第,袤若干畝,楮以緡計者萬七千奇。因 其舊而增飾,華不至侈,儉不至陋,悉中繩度,名曰「涑 水書院」,葢取公之雅號焉。堂為七楹,中設溫公像,名 曰「粹德」,取公銘碑之義焉。堂之左以屬賓客,右以延 師席。闢齋五,聚士之俊造與幼而學者分教之。游息 之所,講肄之室,庖廩井廐,靡不備具。貧無資學,及四 方宦而游者,至則如歸。置稻田若干畝,為收歲入以 贍,且以供祀事。士子衿佩,彬彬然相與揖遜於其中, 日講周公、孔子之道,《詩》《書》六藝之習,明人倫,厚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