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0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長 安諸陵,四方輻湊,並至而會,地小人眾,故其民益玩 巧而事末也。

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 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唯京師 要其道。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 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潘岳《關中記》:「秦西以隴關為限,東以函谷為界,二關 之間,是為關中。」

《圖書編》:「陝西三邊,榆林最為要害。甘肅可以堅壁清 野而坐困虜寇,寧夏可以恃山阻河而守禦叛羌。惟 榆林、河套山澤之利足以資虜,又兼入境抄掠,常獲 厚利。是以侵犯我邊,曾無虛歲。及我出兵,虜輒遁去, 徒費糧芻。為今之計,誠莫有過於選將練兵,豐財足 食者。」

「三受降城」,唐所築,禦虜於河外。中城南直朔方,西城 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相距各四百里。又於 牛頭、朝那北山置烽𠋫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度 山獵牧,減鎮兵數萬。

關陝所需者,皆山西、河南所給。而三方之地俱近黃 河,其間雖有三門、析津、龍門之險,然昔漢、唐糧餉,由 此而通,今鹽船木筏,往來無滯。且以戶部所計,山西 米豆,必令運貯榆林及保德州縣諸倉;河南米豆,必 令運貯潼關衛及陝州諸倉。夫諸州衛地皆瀕河,可 通舟楫,踵往古故跡而行,免當今陸運之害,公私之 利,奚啻萬萬也!況今河運,潼關之北數十里,接連漕 河,可通陝西及鳳翔、鞏昌;渭河西流數十里,接連洛 河,可通延安;及北上源,可通邊堡;渭河西流三百餘 里,接連涇河,可通慶陽。又龍門之上舊有小河,徑通 延綏。倘加修濬,必可行舟。此宜簡命水部之臣,示以 必行之意,相度地形,按求古跡,某處無險可以水運, 某處避險可以陸運,某處可立倉以備倒運,某處可 造船以備裝運。淤塞悉加導滌,漕河務在疏通,無憚 一時之勞而失永久之利。如是則不但三方之困可 紓,雖四方之物亦無不致矣。

《日知錄》:《後漢·郡國志》,陝縣有陝、陌,二伯所分,故有陝 東、「陝西」之稱。《水經注》:「河水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陝西 七里。」《宋書。柳元景傳》,「龐季明率軍向陝西七里谷。」《北 史。魏孝武帝紀》,「高昂率勁騎及帝於陝西。」《舊唐書。太 宗紀》,貞觀十一年九月「丁亥,河溢,壞陝西河北縣。」《肅 宗紀》:乾元三年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將軍郭英乂」 為陝州刺史、陝西節度大使《李渤傳》:「澤潞節度使郗 士美卒,渤充弔祭使,路次陝西。」《回紇傳》:「廣平王副元 帥郭子儀領回紇兵馬,與賊戰於陝西。」皆謂今陝州 之西,後人遂以潼關以西通謂之陝西。

晉時,以關中為陝西。《晉書。宣帝紀》:「西屯長安,天子命 之曰:『昔周公旦輔成王,有素雉之貢。今君受陝西之 任,有白鹿之獻』。」《張實傳》:愍帝末,拜都督陝西諸軍事。 東晉則以荊州為陝西。《南齊書》曰:江左大鎮,莫過荊、 揚。周世二伯總諸侯,周公主陝東,召公主陝西,故稱 荊州為陝西也。考之於史,桓沖為荊州刺史,安帝詔 曰:「故太尉沖,昔藩陝西,忠誠王室。」《毛穆之傳》:「庾翼專 威陝西。」劉毅為荊州刺史,安帝詔曰:「劉毅推轂陝西。」 《南史。宋文帝紀》:「命王華知府州,留鎮陝西。」《宋書》,蔡興 宗為輔國將軍、南郡太守,行荊州事。袁顗曰:「舅今出 居陝西。」《鄧琬傳》:晉安王子勛檄曰:「前將軍、荊州刺史 臨海王子頊,練甲陝西,獻徒萬數」是也。

亦有稱陝東者,《晉書載記》:「劉聰署石勒大都督陝東 將軍事,又加崇為陝東伯。唐太宗為秦王時,拜使持 節陝東道大行臺。」

《通志》:「河源古無所見。《禹貢》導河,止自積石。漢使張騫 通西域,惟見二水交流,發蔥嶺匯於鹽澤,伏流千里, 至積石而再見。唐薛元鼎訪河源,得之於悶磨黎山, 皆未窮其源也。元有天下,人跡所及,皆置驛傳。至元 十七年,命都實佩金虎符,往求河源。自河州之寧河 驛西南,登山四閱月,始抵河源。初名星宿海,有泉百」 餘,沮洳沸湧,弗可逼視,方可七八里,燦若星列,故名 「星宿。」群流奔輳,匯巨澤二,東流為赤賓河,自是受諸 水。其流浸大,始名黃河。又東有九渡通,又東入峽中, 其深叵測。又東受懷理河水。又東,曲而北百有餘里, 又曲而西二百餘里,又曲而北百餘里。又曲而東至 崑崙南,受二水。其一水自西南來,名納鄰哈剌,譯言 「細黃河。」其一水南來,名乞兒馬出。既受二水合流,復 曲而北、而西、而南、而東,至貴德州,經積石至河州,又 東北受九水至臨洮,又東受湟水至蘭州,又北受高 平水,又北過靈州西,寧夏東,又東過新秦中,北受五 水至圁陽縣,又受南十三水出龍門,又南受七水至 華陰。大抵自河源至華陰,通計九千餘里,而東入河 南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