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遞馬六十匹,馬夫三十五名,歲支銀二千三百二十五兩九錢五分二釐;《縣》馬十匹,歲支銀二百四十六兩六錢六分。
扛轎夫一百名,歲支銀一千八十兩。
總鋪 在縣衙、預備倉之間。
渭陽鋪 在城南十里涇渭北干。
良村鋪 在城西南三十里當良村前。皆知縣劉安重建。
淺鋪 在良村鋪東北十里。知縣朱璜建。諸郵亭及正房、廂房,皆知縣鄧興仁重建。
巡鋪六 ,在中街者二,其餘則四門之內,故所有也。「鄉中巡鋪」 在各大村。
神皋驛 在縣北百五十步。今廢。
鄠縣
設馬十匹,馬夫十名,歲支銀五百九十四兩九錢八分八釐。
扛轎夫十名,歲支銀一百七兩八錢六分。鄠陽驛 :在縣北門內,今廢。
龍臺驛 今廢
總鋪 今府治,其故地也。鋪移之縣大門內,東向。明弘治中,知縣文昭移置東郭門外。正德間,復改為養濟院而鋪亡。縣迤東三鋪:兆豐、龐村。秦抵長安縣,以西抵盩厔縣。
趙王鋪 在縣東北二十里。
澇店鋪 在縣北十五里。
藍田縣
設馬四十匹,馬夫二十四名,歲支銀一千五百五十七兩八錢八釐。
扛轎夫五十名,歲支銀五百四十兩。
青泥驛 在城郭下
藍田驛 在城西北三十里。
桓公堆驛 在城南二十五里。
藋平驛 在城南四十里。
藍橋驛 在城東五十里。
總鋪 在縣前。張洗建,今廢。
七盤鋪 、北渠鋪 ,藍橋鋪 ,新店鋪以上南路。
儲景鋪 為往來駐節要所。
涇陽縣
設馬七十匹,馬夫四十名,歲支銀二千七百四兩六錢四釐。
扛轎夫一百名,歲支銀一千八十兩。
按舊《志》,驛站銀凡八千三十兩五分。初以其強半編底張諸驛,馬站十二,驢站十三,牛站一百五十二,餘則輸府,以協濟諸邊站。後以邑化為衝衢,留其銀二百八十二兩募馬以贍征夫之需,名為「招募馬。」 蓋邑所以不設驛者,以道自關東來,至京兆驛始分為二,一由咸陽渭水驛達西南,一由三原建忠驛達西北,涇陽,固僻處耳,而行者以憚經會城,往往自渭南臨潼取道出此,以故由京兆者什三,出是邑者什七也。夫驛已盡其站金編諸驛役矣,又協濟諸邊矣,則所以供通塗驛使什七之費者,獨里甲徭差耳。額協鞏昌府屬各縣驛并充餉,共銀六千九百二十七兩七錢六分七釐一毫二絲七忽五微九纖三塵,七渺。
《馬站》內裁撥漢中府鳳縣、武關等驛并充餉,共銀一千五百四十八兩四錢六分零。
《夫站》內裁撥延安府屬各縣驛并充餉,共銀二千二十三兩九錢九分七釐。
三原縣
建忠驛 在譙樓南。明洪武三年,縣丞仰山建。天順六年,知縣莫謙重修。設馬七十匹,馬夫四十名。歲支銀二千七百四兩六錢四釐。
扛轎夫一百名,歲支銀一千八十兩。
池陽驛 在今縣治西北。明洪武三年,縣丞仰山改設建忠驛於縣治北白渠側。池陽驛故址,今為民居。
總鋪 在縣治西正街
孫村鋪 在縣治北十里,通耀州富平路。長孫鋪 在縣治北二十里。
曹師鋪 在縣治北三十里。
陵前鋪 在縣治北四十里。
楊村鋪 在縣治北五十里,屬本縣,與富平縣兩縣管。以上四鋪,通耀州路。
西陽鋪 在縣治東北二十里,通富平路。按:縣城南十里鋪屬涇陽縣,通西安府路盩厔縣
設馬十五匹,馬夫十五名,歲支銀五百九十四兩九錢八分八釐。
扛轎夫五名,歲支銀五十四兩五錢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