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五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五

  西安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四百九十五卷

西安府部彙考五

西安府山川考三  通志州縣志合載

白水縣

黃龍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以土色黃,形如龍,故名。

秦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東連黃麓,西接岍岐,其山蹊通鄜延、環慶,有所謂「暗門」 者,最為險隘。俗傳秦王兵至此,不得過,下馬禱之,山崩道通。東即洛水所繇入,發脈邐迤,從亥轉艮,下臂逆漆水結縣。山極高寒,雖晴久,積雪不消。冬日旭射,望之恆若立玉然。

太神山 ,在縣西七十里。山峰高峻,儼若人形。每曉霽,嘗見蒸噓出雲。

白水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同官,受諸水入洛,氣如噴雪,故名。

洛水 在縣東三十里。北抵黃龍山麓,東折拱南紀岡,南走,觸石怒沸,過阿門村,又東循五龍山陰轉南入蒲。按:洛即古沮水,《漢書》所謂「西洛水」 是也。

鐵牛水 ,在縣北三十里。背遶五泉,東入洛。漆水 從同官東曲回趨南折東至臨川,距縣五里,東南入洛。《禹貢》謂「漆沮既從」 ,今尚可指示云謂漆即洛,非謂漆沮俱耀州,尤非。蓋耀水徑南入渭,不得謂至朝邑方入渭也。

虎頭溝  、龍門溝 ,俱在西門外。

鳳凰溝 在縣東五里

鉗耳溝 在縣東十里

韓城縣

龍門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禹貢》:導河至龍門,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唯神龍可越,故名。按《縣志》:禹之導河,則自積石至于龍門。而龍門者,韓北境之山也。堯之時,山障河流,禹鑿山而壑之,以通厥流,若門然。門之成也,《山海經》謂「應龍相之」 ,故于門上加龍字,蓋歸功于神也。按《圖書編》:龍門山去軍城五里,官道之旁,懸壁環合,上透碧虛,中敞大洞,下漱清泉,宛然天造。水簾懸夏,冰柱凝冬,真異境也。文潞公詩:「壺中別有境,天下更無奇。」 宋景文、趙清獻、王素、韓絳、田況、呂公弼、呂大防,皆有留題。行三里,又有後洞。蘇元老《龍洞記》:自利至興,行五百里,幾半蜀道。而巖洞之可喜者,莫如龍洞。重簷廈屋,深不可窮。唐沈雲卿詩。「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伏湍照潛石。瀑水生輪風。」

鏵鎡山  、鳳凰山 ,俱在縣北。

八郎山 在縣西北

牡丹山 在縣西北

五峙山 在縣西北

三峽山 在縣西北

蝦蟆坎 在縣西北

猿山 在縣西北

梁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隨地異名,皆此山也。馬頭山 ,在縣西南。

大象山 在縣西五里

橫山 在縣西

巍山 在縣西南

方山 在縣西南

天成寨山 :在縣西南。

晨道嶺 在縣西北

朱砂嶺 在縣西

麻線嶺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韓原 ,在縣東一十里,即《春秋》「秦獲晉侯以歸」 處。

高門原 在縣西南二十里,層阜秀出雲表。天鷷頭 在縣西。

黃河 在縣東十里。河源出星宿海。

澽水 在縣南。源出麻線嶺,東流為白馬潭,受七水入河。按《縣志》:東流過石門,離水自南入焉。又東過景封峪水自北入焉。又東北過土嶺,洫水自西北入焉。又東出土門,過邑城,轉而南,澗水自西入焉。又南過陳村,厬水自西入焉。又南過馬頭山,潦水自西入焉。又南過少梁,澮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