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三卷目錄

 鳳翔府部彙考一

  鳳翔府建置沿革考

  鳳翔府疆域考有圖形勝附

  鳳翔府星野考

  鳳翔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五百二十三卷

鳳翔府部彙考一

鳳翔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周岐周故地。秦初,建都於雍。始皇併天下,以屬內史。漢初,更內史地為中地郡,尋復為內史。景帝分屬右內史,武帝改曰右扶風,為三輔之一。魏為扶風郡。晉為秦國。後魏置平秦郡,又於郡東置雍城鎮,後改鎮為岐州。西魏改平秦為岐陽郡。隋初為岐州。天寶間為扶風郡,後改鳳翔郡,尋為鳳翔府,號西京。寶應間,罷京名,屬關內道。五代屬關西道。宋仍為府,屬秦鳳路。金置天興軍,屬陝西西路。元為鳳翔路。明為鳳翔府,領州一,縣七:

皇清因之。

鳳翔縣:附郭。

周,雍邑。召康公之采地。秦置雍縣。漢屬右扶風。南北朝後魏為平西郡治。隋為扶風郡治。唐至德二載,改雍為鳳翔縣,仍析置天興縣,復省鳳翔入天興。宋仍為天興縣。金復改為鳳翔縣。元仍舊。明因之,為鳳翔縣。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九里。

岐山縣

周岐周故地,周公采邑。漢為雍縣地。南北朝後周割涇州鶉觚縣地,置三龍縣,屬岐州。隋始名岐山縣。唐初改為岐陽縣,至德間,復為岐山縣。五代宋、金、元俱屬鳳翔府。明因之,亦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寶雞縣

周岐周地。秦屬內史,為陳倉縣。漢屬右扶風。三國魏為重鎮。晉縣廢。苻堅於縣界置苑川縣。南北朝後魏移苑川於陳倉故城,復為陳倉縣。後周於此置顯州,未幾州縣俱廢。隋復置陳倉縣,屬岐州。唐至德二載,因秦文公獲石雞之異,改為寶雞縣,屬鳳翔府。宋金元仍舊。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九里。

扶風縣

周為岐陽鎮。漢為右扶風。晉廢為美陽縣。南北朝後周天和元年,置燕州,省美陽縣。隋末州廢。唐武德三年,析岐山縣更置湋川縣。貞觀八年,改為扶風縣。五代宋、金、元仍舊。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郿縣

周為郿地。《詩》崧高「王餞于郿。」 即此。漢武帝置郿縣,屬右扶風。南北朝後魏改平陽郡。西魏改郿城縣,尋廢入周城縣。隋置郿城縣。唐改郡為郇州,尋廢州為郿縣,屬稷州。後改屬鳳翔府。宋因之。金初屬𢘆州,後屬京兆府路。元初,升為郿州。至元初,復為縣,屬安西路。明因之,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麟遊縣

漢為杜陽縣地,屬右扶風。隋義寧元年,置鳳棲郡。二年,以仁壽宮獲白麟,更郡曰麟遊,及置麟遊縣。唐初,廢郡為麟州。貞觀元年州廢,省靈臺入麟遊,屬岐州,後屬鳳翔府。宋、金、元、明俱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汧陽縣

漢隃麋縣地,屬右扶風。晉省隃麋。南北朝後周置汧陽郡及縣,以在汧水之陽,故名。尋廢郡,以縣屬隴州。唐、宋、金、元皆因之。明初,屬隴州。嘉靖四十年,改隸鳳翔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隴州

周為岐隴之地。秦屬內史。漢為郁彝縣,屬右扶風。三國魏晉屬扶風郡。南北朝後魏置隴東郡及汧陽縣,兼置東秦州,後改為杜陽縣。西魏改為隴州。隋初郡廢,大業三年州廢,以其地入扶風郡。唐復為隴州。天寶元年,改曰汧陽郡。宋為隴州,屬秦鳳路。金屬熙秦路。元改屬鞏昌路。明洪武六年,併汧源入隴州,隸鳳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