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4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禮》置酒肴,家人享之,夜半不寐。謂之「團年守歲。」 士尚禮儉而少積。書

農任耕穫而少水田

工不淫巧

商鮮奇贏

婚禮:媒妁既通,則送盒酒及幣帛、釵環以締盟,然後納采。隨力厚薄,勿尚奢侈。士大夫家行親迎禮,亦有贅壻喪禮,斬衰三年。歲時祭奠,盡其哀敬。崇修佛事。清明詣墓,叩奠添土。十月朔,則焚紙錢於門外,舉葬具,宴賓客,雜優樂,以為不敢儉薄。其親病,先巫後醫。

興安州祠廟考一  通志州縣志合載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社稷壇 原在城西一里許。明萬曆十一年大水,壇廢,改建於新城西官堰。三十三年,守道李天麟移置建廟,左八蜡廟三間,右致齋房三間,置贍廟地八畝。四十五年,守道吳愈以廟非制,命知州許爾忠改建,築壇如式,設壇戶守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委吏目林正台移建於萬

春隄之西,附建「八蜡廟」 三間,從舊制也。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州城南門外。明知州鄭福建,贍壇地三十一畝七分,歲徵糧九石五斗一升。後移於新城南門外。萬曆四十五年,守道吳愈、知州許爾忠復改建,設壇戶守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與社稷壇並移置城內。舊

厲壇 在城東北。明成化十五年,知州鄭福遷於東郭門外。萬曆十五年,知州許爾忠修葺。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章重建。

城隍廟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八年,建正殿。成化十五年,知州鄭福建拜庭,并東西十二司及大門、重門。萬曆十一年,大水傾毀。十七年,知州高東光重建。十九年,百戶郭經建「顯祐坊。」 二十四年,守道李瑱、知州姚鳳翔重修。郡人副使劉卿建寢宮,郡人屠治為《記》。三十七年,百戶張心銘建壁門,劉卿復建「奠安社稷坊。」

皇清順治十七年,重加修葺。康熙三十二年,大水頹。

壞,三十四年知州王希舜修之。

東嶽廟 在城南二里。宋紹興二年,宣撫使張浚重修,郡守王彥、西城,知縣高楫董其役,承議郎金均、房鎮撫使續觱為《記》。明洪武十一年重修,明末盡毀。

皇清順治間,重建正殿、拜庭。康熙七年,復建樂樓。

關帝廟 在西津渡之南,與𢘆口鎮之北者,皆古廟也。明洪武四年,設守禦所,始建新廟於西門內。嘉靖四十年重修,即今西關之廟是也。八蜡廟 在州西二里,今廢。

舜帝廟 在漢江北岸。明隆慶中建。正殿五間,大門、重門各三間,年久傾廢。萬曆四十五年,守道吳愈、知州許爾忠重建。今廟後毀,惟存《許公碑記》。

忠惠王祠 ,祀唐刺史崔堯封也。廟在州城北牛山之巔。其在萬春隄之南者,為王行祠,創建於宋,有元人二碑在焉。其一字多磨滅,中有可辨認者,有云「神之功績,宋已刻石,嘉定五年重加封號。至正改元,辛巳十一月重修行祠」 ,金州吏目康道積撰文,儒學學正徐汝一書丹,鄉貢進士許應奇篆額。其一則興元學正黃理仙所撰文也。明正德二年,知州王溥於萬春隄之北首建「牛山行祠。」 兵火後,廟毀,香火不繼。後總鎮程福亮捐資修建,香火復振。

太公廟 總鎮于奮起建。

王忠植祠 史稱為宋太行義士。紹興中知代州,統制河東忠義軍馬。金人圍慶陽,宣撫副使胡世將檄忠植以所部救援,行次延安,為叛將趙惟清執送金人遇害。事聞,贈奉國軍節度使,諡「節義。」 祠在城西,今不可考。

蕭公廟 名伯軒,字蘭芳,江西臨江太陽州人也。宋咸淳間,以神道顯於鄉曲,奉為水神。元時其子祥叔死而有靈。永樂中,裔孫蕭大任啖白石一拳,端坐而沒。明文皇封英祐侯。廟在城西北,只神像一軀,相傳元人所塑。

皇清順治中重修,土人呼為「老官廟」焉。

「楊四將軍廟 」 ,神名輝,令公楊繼業之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