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分水嶺 在銀洞溝南二十里。

箭括嶺 與「馬嶺」 對峙。

石門峽 在大統山西十里。

前峽 涇出峽中

雕窠峽 在府城南三十里。為群雕往來之路,後峽 涇之北支出焉。

岨谷 在五龍泉東

小谷 在五龍泉西,一曰「南河」 ,即浚谷。

大岔谷 在馬嶺東十里。

小岔谷 ,在草子山,南抵武安苑六十里。甲岨谷 在小岔谷東。

打火谷 在草子山東十里。

番口谷 在淺澗原東南。

虎山原 在城北里許,涉涇上五里坂。「葉平原 」 在草子山東十里。

小蘆河原 在虎山原北十里。

大蘆河原 在小蘆河原北十里。

淺澗原 在大蘆河原北十里。

潘原 ,在淺澗原東南。

草峰原 在番口谷東北五十里。

佛堂原 在草峰原北三十里。

卓村原 在佛堂原東北二十里。

杏原 在虎山西二十里。

全真洞 ,在府城北五里臥虎山下。元道元賀志貞所居。

涇水 在府城西北,源發白巖,流入涇州界。按《明一統志》府城西南,東南至邠州界,又東北至西安府高陵縣界,會於渭。

橫水 在府城西五十里,源出華亭縣界,與湫峪諸水俱入涇。

胡盧水 源出鎮原縣頹沙山,下流入涇,本名蔚茹水。《唐志》白草軍在蔚茹水之西,即此。湫峪水 ,在府城東三里,北流入涇水。

柳湖 在府城北三十里,湖畔柳數千株。湫池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其水四時常溢,旱禱有應。

「五龍泉 」 與鮮家溝近。

「鮮家溝 」 在翠屏山麓。

乾溝 在小谷西

銀河溝 ,在乾溝西十里。

四十里溝 在甲岨谷東。

澗溝 在草子山東十里。

「火龍溝 」 ,在杏原西二十里。

暖泉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北二里,其水湧出,四時溫然。」

崇信縣

鳳山 在城北,形如鳳翥。巔作柱石,峰與文壁映。其下為芮谷,懸飛泉。

烽臺山 少西五里,最高盤折數十層。昔傳烽火,今為砦,可備寇兵。

三姑山 在斷萬山左

五龍山 在縣西四十里,距峽口之陽。峰嶺蜿蜒,林木蓊蘙,相傳為唐時禦戎故壘。上有玉帝、三清等祠,藥王、觀音等洞。明建修,今祠廢洞存。唐毛山 ,山名「自唐」 ,林木叢生如毛,人皆取材於此。

王京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

閉銀山 ,在赤城右,山特峻拔,上有「玉帝、真武等祠。」

花山 在縣城南。上列雉堞,繁花木,三時絢爛如屏,俗名「錦屏山。」

五馬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許。山形如五馬,故名。

斷萬山 ,在縣西四十里。險絕難登,有銅城遺址,與武安監接壤。

文筆山 在縣西四十里峽口北岸。奇峰秀峭,狀若芙蓉。

文壁峰 在縣東三里。知縣武有備築峰其巔,高四丈五尺,曰「昂龍首。」

箭筈嶺 在赤城南

殿子坡 在縣北五里。下聚貫珠、濃露諸泉之水,由匯口而南流入汭。

迎駕坡 在縣西南三十里。昔太王遊畋至此,居民簞食壺漿以迎之。一名「宴駕坡。」

拽兵原 在縣北。唐李元諒破吐蕃,拽兵敗北,故名。

沖天原 ,在縣之南境。

左峪 ,在銅城西南,流入渭。

湫峪 在鳳山右南。流入汭。內有湫,深廣里許。土人相傳:有蜥蜴怪類,阻雨致旱。明萬曆間,知縣武全文為《文三譙》之怪遂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