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武縣,隋改曰「豐林」 ,宋省為鎮。

杜甫川 ,即牡丹山。在府城南四十里。春時牡丹遍滿山谷間,樵者競採之以為薪。歐陽永叔《花譜》所謂「延州牡丹,與荊棘無異」 者也。杜甫嘗避亂寓此,范仲淹大書「杜甫川」 三字,鐫于川口屯田府 ,元時置在府東。明洪武初,改為稅課司。

《清涼勝概 》:在城東,即尸毘修行處。為洞者三,曰「萬佛」 ,大小佛像萬餘,皆石鐫,曰「石仙」 ,曰桃花金,梁文仙鑿。山半有泉二,曰「鷲峰」 ,寺僧垂綆以汲,曰「定甲。」 其泉溫潔,雖寒不凍。流入延水,懸崖飛磴,畫棟雕欄,凡漪翠迎薰者,皆飄緲欲仙,為一郡麗矚。

柳湖 在城東南五里。延利渠水從北入城,復穿城南出,溢而為湖,以多種柳于隄上,名柳湖。唐李益有「路傍幾株柳,此路向延川」 之句。供兵磑 ,在府城南,司馬光有詩。

飛蓋園 在府城南。宋龐籍游樂處。

撒珠坡 在仙石洞下。相傳仙人以豆易柴,樵夫輕之,撒于地上,則珠滾滾。土人常有干草棘中拾其珠顆者,稱奇景焉。

插金巖 在萬佛洞下。相傳沿坡草苔中,曾有僧童墜銅匙于中者,須臾覓之,乃成金。後爭以銅鐵投之,則皆變。土人競逐靡寧,乃刈其草,膚施境 。在城之東山,世傳尸毘佛修行之地,有鷹逐雀,尸毘割膚以飼之,後以此名邑。延水城 在城東北一百十里。後魏安民縣,隋廢。唐復置,改為延水縣。宋省為鎮,入延川。今為「延水關。」

門山廢縣 按《一統志》,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周宣帝分汾川、雲岩二縣地,置門山縣。唐、宋、金因之。元併入宜川。

尸毘巖 即在膚施境,後有石巖,傳藏佛骸。西佛洞 在城之西山下,內多石佛,今存其跡。「源頭活水 」 在城北門外西溝內,直流入府學泮池。

范公井 在嘉嶺山半,當二水合流之衝。范仲淹于山為砦鑿井,後人以名。

《狄青牢 》,在城北十里,築土砌石于下,傳言「狄青受困處。」

詩灣 清涼山寺之阿,峰迴路轉處。名人題詠石刊甚多。臥者、立者,參差而偃仰者巨細磊落。里人呼為「詩灣。」 知縣翟善以名可傳,即勒石名之。

琵琶橋 ,在梵王宮右,石橋懸洞,人躡其上,以足擊之,則錚錚有聲,如琵琶節奏,傳仙人遺跡。桃花洞 ,在仙石洞內,有石孔如隙,洞門刊仙人半身并棋局,歷久不壞,傳大雪時則桃花飛片。

蓬萊島 ,在清涼山阿。諸峰參差,下臨延水,名人題詩石上。

摘星樓 在府東嘉嶺山上。范仲淹守延時建。居疾樓 在城上。元總管袁湘居,疾疫之民,市醫藥多痊。後人思之,故名。

「迎薰亭  」 、「禊堂。」

翠漪亭 以上三址皆韓魏公琦創,俱在柳湖上。

安塞縣

敷政廢縣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魏因城縣。唐天寶年,改敷政。有龍潭,水深無底,禱雨輒應。金城縣故城 ,唐、宋、金縣名,在城南一百三十里,形如「金」 字,故名。

新安砦 在縣北五十里。《栲栳砦》之西龍門口平,控塞門一帶。宋招討使命部將王信築。龍安砦 ,在縣西一里。山高數百丈,險夷不等,狀如盤龍。

金蹄犢子殿 ,《梵書》曰:「昔有犢子出石縫中,金蹄銀角,化見玻璃,王因立此廟。」

青州城 ,在縣西南一百里,與馬超洞對。蘆關嶺城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

長城 ,在縣北五里。相傳蒙恬所築。

馬超洞 在縣西南洛河川。

甘泉縣

臨真故城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本漢高奴地,後魏置縣。唐、宋因之。元併入甘泉,今為鎮。雕陰廢縣 ,在縣南四十里。漢置,因山而名,後廢。宋司馬光經行,有詩。

黑城 ,在縣東一百七十里庫利川口,赫連勃勃置。依山為址,崎嶇不正,故名。

石門城 ,在縣西六十里。宋楊廣住兵於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