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縣。屬鞏昌路。元省入雞川、甘谷二縣,屬總帥府。明仍為通渭縣編戶九里。

皇清因之。

漳縣

古為鹽川砦。宋始建縣,名曰「漳。」 明相沿,編戶四里。

皇清因之。

寧遠縣

古貆戎所居。秦逐貆戎,置貆道鎮,屬隴西郡。漢屬南安郡。東漢併附貆道縣,後分隸之。三國屬魏,改城武縣。晉改新興縣,仍屬南安郡。唐屬鞏州縣屏山臨渭,有一夫當關之勢,故宋、金立寨爭之。元併來遠鎮省入為寧遠縣,屬鞏昌都總帥府。明相沿編戶一十七里,後併一十四里。

皇清因之。

伏羌縣

春秋戰國為冀戎地。秦武公伐冀戎,置冀城縣。唐始易伏羌縣。後併渭川、永寧置伏州,尋廢州,析置鹽泉縣,屬秦州。天寶後,沒於吐蕃。宋曹瑋復之,仍為伏羌縣。金、元亦為伏羌縣,屬鞏昌路。明相沿編戶一十二里。

皇清因之。

西和縣

古為羌戎所居。本秦臨洮縣。漢為上祿,屬武都郡。魏析上祿置長道縣,蓋諸葛武侯出師地。隋、唐因之。宋紹興中,金入中原,陝西盡陷。吳玠復五路,改屬洮、岷。又以去洮岷遠,徙治白石鎮,據南山建城,十二相連,極嚴峻,為岷州,僑寓屬利州路,領長道縣。後與金和,改名和州。元併長道入本州,縣遂廢。明改州為西和縣,隸鞏昌府,編戶八里。

皇清因之。

成縣

春秋時,白馬氐居之,為白馬氐國。世為氐酋楊氏所有。秦屬隴西郡。漢為下辨,屬武都。後魏為仇池郡。梁改南秦州。西魏改成州。隋屬漢陽郡。唐改同谷鎮。寶應中,沒於吐蕃,收復後,為同谷縣。宋寶慶初,以理宗潛邸,升同慶府,以同谷、天水二縣省入,尋廢。金、元皆為成州。明改成縣編戶六里,後增至九里。

皇清因之。

秦安縣

古《成紀》地。秦置隴城縣,屬天水郡。莽篡漢,隗囂據其地。囂平,為涼州刺史治,尋易顯親縣,屬漢陽郡。晉為臨渭縣,屬天水郡。元魏、隋、唐俱名隴城。苻秦以後,互為僭竊所據。宋不能有,故南為軍,屬宋,北為砦,屬金,而秦分矣。南隸利州路,北隸熙秦路。元併雞川、隴城入秦州,屬鞏昌都總帥府。明置秦安縣,隸秦州,屬鞏昌府,編戶一十里。後分三里置《禮縣》,止六里

皇清因之。

清水縣

古秦仲所封地。秦武公伐邽戎,置上邽縣。漢武帝更名清水,屬天水郡。隗囂竊據,築東西二城,東曰上邽,西曰西城。三國仍為上邽,司馬懿守以拒蜀。晉屬略陽郡。南北朝屬魏。隋、唐皆為略陽,屬天水郡。後陷於吐蕃。大中間,鳳翔節度使崔珙收復,屬鳳翔。五代唐移鎮於上邽,鎮在邽山之陽,舊清水棄於小隴間。宋、金復為清水縣,屬秦州。明屬鞏昌府編戶八里。

皇清因之。

禮縣

古,往往為郡縣。秦曰天嘉。漢為漢陽軍。三國屬蜀,諸葛出師履其地。後於祁山堡置長道縣,隸西和州。五代以其近嶓冢,置漢源縣,又改大潭,屬武都。高宗南渡,割於金吳璘恢復,置禮店、文縣蒙古軍民府。元置奧魯所。明初,改禮店千戶所,隸岷州衛,屬陝西都司。洪武十年,改隸秦州衛,屬仍舊。成化間,割秦州南鄙三里置禮縣,與千戶所分城而治,編戶一十九里。

皇清因之。順治間併所。

階州

戰國時,白馬氐居之。漢置武都郡。魏置武都鎮。西魏置武階郡,尋改武州。隋復為武都郡。唐復為武州景福初,始名階州,屬隴右道。宋屬秦鳳路。金、元移治柳城,以福津、將利二縣省入為階州。明洪武改為階縣,尋復為階州有階州所屬鞏昌府編戶一十二里,領縣一:

皇清因之。順治間併所。

文縣

《禹貢》梁州之域。漢武帝通西南彝,置陰平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