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5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照城山 在縣東五里,與西岩山、鳳凰山對峙,蜿蜒數百里,若排闥然。其支為興雲山。

南安山 在縣南一里。俗呼「廟坡山」 ,以古屬南安郡地而名。

亂山 ,在縣北一百里。自黃河南,紛若蜂窩,形勢百出。舊為莫氏進馬,賜牧地。

興雲山 在縣北五十里。乃照城山之支阜。溫泉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其山雄峻,溫泉出焉。

雙峪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

胡麻嶺 在縣西八十里。世傳張騫開西域,獲胡麻種以歸,至今山有野胡麻。

青嵐峪 ,在縣東三十里。

錦雞原 在縣西十里

東河水 ,在縣南四十里。發源於麻子川,其味苦,又名「苦水。」

西河水 ,在縣西二十里。發源於甸子川,其味甘,又名「甜水。」

煖水 ,在縣西五十里。隆冬他水盡合,惟此處不凝,魚蝦生焉,俗呼「橫河。」

得羅川 ,在縣西南二十里。土脈肥饒,約有千頃。

甸子川 在縣西北六十里。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通渠流水,物產最盛。內有烏龍川、古城川 ,舊為荒地,近招墾納賦。

《關川 》有路,北通靖遠,南通蘭州。

雙泉 ,在縣東南四十里。四方百里有水皆苦,惟此獨甘。

溫泉 在縣東南七十里。從山間湧出如沸,有疾者浴即愈。俗呼「王家泉。」

會寧縣

古堆平山 在縣西。五峰列秀,參差雲表,有雲輒雨。

牧馬原山 ,在縣西二里。來自隴西北嶺,其上平廣可耕。

式虎山 在桃華山左。其山分桃華之枝,狀如虎蹲,麓有七星石。

龍頭山 在縣北二里,有元武水遶城北。紫微山 ,在縣北五十里,俗名稍岔墩,有稍岔水出焉。

鴉岔山 在縣東二里。自雪山分枝而來,即縣之主山也。

桃花山 ,在縣東南五里。土石俱赤似桃花,故名。上有神泉、黑湫。

蒸餅山 ,在縣南六十里。即今太僕牧馬之地。周圍百餘里,形圓如餅,故名。

鐵木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遠觀草木,皆形黑如鐵,故名。草木繁茂,禽獸孳多,獵採無虛。日。紅山 ,在縣北二百九十里,赤崖屹立,上有五洞,列千佛像,名勝之地。

白草原 有二,一在縣東北三百里雪山下,饒沃,多生白草,旁有小白草原。

「渣滓原 」 ,周八十里,乃雪山之麓也。

沙石原 ,在縣北百四十里,周四十里。

海都原 ,在縣北二百里,周一百里。

《騙馬原 》,「烏蘭餘麓,地饒民富。」

南河 在縣南二里。源出保川,從城南入,北至郭城驛入黃河。

黃河 ,在縣北二百八十里。

響水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懸岩下瀉,觸石有聲,下流入白水江。

岔水 在縣南二里。自保川諸澗會流入於河,俗名「南河水。」

什字川水 ,在縣東五十里。出自隆德山谷,中流入河。

祖厲水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以舊邑「祖厲」 ,故名。自安定縣來,流入於河。

顯聖湫 ,在縣東南五十里。岩若棚懸,下滴不溢。

黑湫 ,在縣西四十里。俗傳有黑龍,故名。旱禱有應。

篩泉 在縣北二百九十里紅山寺下。石中亂滴若篩狀。

法泉 在縣北四十二里,泉流數泒。

九眼泉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通渭縣

筆架山 ,在縣東北二百里。五峰崒嵂,綿亙三百里,縣之主山也。

屏風山 在縣南二里。縣之屏山也。其陰有洞,深數百丈,可以保守。上有東嶽廟,俗名「廟山。」 東山 在縣東五里,對照學宮,今築兩峰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