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6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慶陽府部外編

《府志》:「嘉靖三十六年,學宮獲異人舄跡,并其字模。時 教授于魯署印合水,遺幼弱二三人守戶,其妻步御 製亭前,忽聞亭內有欬聲,回視亭扁封鎖如故,而亭 內聲聞甚真,更見門外舄跡四五,若印之者。啟戶視 之,寂然無人,而舄跡遍室,歷歷若步。壁上有手跡二, 掌中有圖書二字,若雷部篆文,殊不能識。御製碑上」 有「草」字,亦不能識,始若脂塗津津入石內。教授于魯 因刻以志之,且為之《記》。五月有手跡復見於太學生 楊友桂門石,洗磨皆不能去,至今有焉。是歲乙卯,本 庠高登科者五人,人以為文明之應云。

三十七年六月既望,南門洞工告完,工人礱石扁亦 成。太守梁惡其門以災毀,欲改題其名而未發,方募 善書而驟報扁已有題矣。初往視之,乃書「永春門」三 字,端楷遒勁,怪而洗之,又若淡墨然,磨礱則字浸入 石矣。人咸異之。太守因不更其名,而竟模其字,刻置 別石,忽仍原書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