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谷水 ,在縣西一百里,東流入環河,上有佛堂。
天池 在縣南九十里。池形如盤,水溢不出。黑水河 ,在縣南一百里。源出牛家山,流入環河,其色黑。
蒼葺川 ,在縣西九十里。
安寨川 ,在縣東四十里。
真寧縣
撫琴山 在縣南一里。即唐明皇夢群仙處。山畔有洞,風來彷彿若琴音,故名。
羅山 在縣東二十里。縣舊名「羅川。」 唐天寶初,於此地見一老人隨兔入穴,啟之,獲真人像二十七,因易今名。
橋山 ,在縣東七十里。黃帝葬衣冠處。
雕嶺 在縣東五十里。上有秦築馳道,今有巡司。
龍門川 ,在縣西北四十里。
真寧河 在縣南一十里。源出橫嶺,西流入寧州界。
馬槽溝 在縣西北四十里。
子莊溝 在縣城東二十里許,南流入淳化縣界。
《要冊》湫 在縣東六十里許。《方輿勝覽》云:「橋山之尾有水曰龍湫」 ,此地是也。廣九畝,深數丈,無禽魚苹草,茂林古樹,陰翳蒙蔽,縱值旱澇,不涸不溢。旁設龍祠,禱祈立應。祠宇唐開元中建,歷代皆加封號,碑刻甚多。後經兵燹之餘,存毀半之。
石門川 在縣東南八十里許。東流入三水縣界。
聖水泉 在靈湫殿後
聖人道 ,在縣東九十里。秦始皇開運糧道。「小河水 」 在縣城東樂興里,南流入於真寧河內。
南溝 在縣南二里,流入淳化縣。
蓮花池 在縣東二十里觀音寺。
溫泉 在縣西二里。泉池有三,冬煖夏涼。羅水 經縣南城下,源出橫嶺,西流入涇寧州。
畫石山 在州南一里。山上有石,其文燦然如戰馬狀,無異繪畫。
安定巖 在州西一十五里。岩如潑黛石,宜鐫硯。
橫嶺 ,在州東一百里。山勢高聳,樹木茂盛。鳳凰山 ,即橫嶺之別阜,距州六十里,山形如鳳。
珊瑚川 在州西二十里。源出安化縣,流入馬蓮河。旁有湫池,旱禱有應。石可作硯。
大延川 ,在州東一百里。自橫嶺循州,與九龍川合。
九龍川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故老相傳,「有九龍順水而下。」 今州側有四龍廟。
瀘水 在州東五十里。《方輿勝覽》云:「晉時,李驤寇寧州,刺史王遜遣將破之,追至此水。」
奢延川 在州東
走馬水 在州東三十里。源出橋山,東北流入長城,又東北注奢延川。
金沙泉 在州城南隅一里。其汀有沙,映日若金。
白羊水 在州東一百里。一名「白谷川。」 流經橫嶺,西北入奢延川。
鵝毛泉 在州西二十里。
馬蓮河 在州西二里許。自安化來,與九龍川合。
水波湫 在州南五十里。其汀有神廟,禱雨多驗。
寧江 在州東一百里,東流入真寧縣界。芹谷水 出羅山東子午山。
《府志》未詳山川
《合水縣志》〈山無〉
豐峙川 在固城川上多林木。
安暖河 在固城,一名《鴛鴦河》。
八稜川 ,在固城川北。
《環縣志》〈水無〉
五子山 在縣西鴛鴦溝。五峰尖聳,溝水環流。
《真寧縣志》〈水無〉
泰山 ,在縣西南一里。高阜巍然,柏林蒼翠,有青帝廟,故名。一邑之勝景也。
五掌山 ,在縣東北二里。有五峰,其形若掌,故名。
黎陽山 ,在縣西南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