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7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濟院,見主僧志堅,問地名城下之由,云「院後有楚故 城,今尚在。」因相與訪之。城在一岡阜上,甚小,南北有 門,前臨江水,對黃牛峽。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 有伍子胥廟。大扺自荊以西,子胥廟至多。城下多巧 石,如靈壁、湖口之類。十一日過達洞灘,灘惡,乃陸行 過灘,灘際多奇石,五色粲然可愛,亦或有文成物象 及符書者。猶見黃牛峽廟後山。太白詩云:「三朝上黃 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歐陽公詩: 「朝朝暮暮見黃牛,徒使行人過此愁。山高更遠望猶 見,不是黃牛滯客舟。」蓋諺謂「朝見黃牛,暮見黃牛」,一 朝一暮,黃牛如故。故二公皆及之。歐陽公自荊渚赴 夷陵,而有《下牢》《三游》及《蝦蟆碚、黃牛廟》詩者,蓋在官 時來游也。晚泊馬肝峽口,兩山對立,修聳摩天,略如 廬山。江岸多石,頗礙牽百丈。十二日,過東𤃩灘,入馬 肝峽。石壁高絕處,有石下垂如肝,故以名峽。其旁有 獅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張頤,碧草被之,如青獅 子,泉泠泠自岩中出。溪上又有一峰孤起,秀麗略如 小孤舟。晚抵新灘。十三日,舟上新灘,南岸曰官漕,北 曰龍門。龍門水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故舟率由 南上,然石多銳,易穿船,故為峽中最險處,必空舟乃 利往,舟人利重載,鮮不及也。游江瀆北廟,廟正臨龍 門,下溫泉出石隙,常不涸,一村賴之。婦人負木盎汲, 盎長二尺,三足,以杓挹水,即倒坐旁石束盎於背而 去。大抵峽中多役婦負物,不獨水也。有婦負酒沽,如 負水狀,呼買之,長跪以獻。嫁夫者率戴高二尺同心 髻,插銀釵,多至六,後插牙梳如手大。十四日,留驛中。 晚渡江南,登山至江濱南廟有碑,前進士曾華旦撰, 言因山崩石壅為舟害,於是著令,自十月至二月禁 行舟。知歸州趙誠聞於朝,疏鑿之,而灘害始去皇祐 二年也。蓋江絕於天聖中,至是而復通,然灘害至今 未悉去,若乘冬春間水落石出時,可併力盡鑱去銳 石,則灘害可除。然灘上居民皆利於敗舟,賤板木 及滯留買賣,或賂石工,以為石不可去,須斷以必行, 乃可成。又舟之所以敗,皆失於重載,當以大字刻石 置驛前,則過者必自懲創矣。十五日,過白狗峽,泊舟 興山口。肩輿遊玉虛洞。去江岸五里許,隔一溪,所謂 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錄於水品,色碧如黛,呼 小舟以渡。過溪,又至魚洞門,小纔袤丈,既入則極大, 可容數百人,宏敞壯麗,如大人宮殿。中有石成幢蓋 幡旗、芝草竹筍、仙人、龍虎鳥獸之屬,千狀萬態,莫不 逼真。其絕異者,東石正圓如日,西石半規如月。予平 生所見巖竇,無踰此者。有熙寧中謝師厚《岑岩記》題 名,又有陳堯咨所作記,敘此洞本末,云:「唐天寶中,獵 者始得之,比歸已夜風急不可」秉燭,炬然,月明如晝, 兒曹與全師皆杖策相從,殊不覺崖谷之險也。十六 日,到歸州,館於報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許,蕭然無僧。 歸之為州,纔三四百家,負臥牛山,臨江前即人鮓甕, 城中無尺寸土,灘,聲常如暴風雨至。隔江有楚王城, 亦山谷間,然地比歸州差平,或云楚始封於此。《山海 經》:「夏啟封孟除於丹陽城。」郭璞注云:「在秭歸縣南。」疑 即此也。然《史記》成王封熊繹於丹陽,裴駰乃云在枝 江縣,未詳孰是。十七日,群集於望洋堂、玩芳亭,亦皆 砂石犖确之地。十九日,訪宋玉宅,在秭歸縣之東,今 為酒家,舊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 諱去之,可惜也。二十日,早離歸州,出巫峽門,過天慶 觀。少留觀,《唐天寶元年碑》載明皇夢老子事,巴東太 守劉所立,字畫頗清逸,碑側題當時郡官吏胥姓 名,字亦佳。又有周顯德中荊南判官孫光憲,為知歸 州高從讓所立碑。從讓蓋南平王家子弟,光憲亦知 名,國史有事跡,蓋五代時歸、峽皆隸荊渚也。殿前有 柏,數百年物,觀下即吒灘,亂石無數。飯於靈泉寺,遂 登舟。過業灘,亦名灘也,水落舟輕,俄頃遂過。二十一 日,舟中望石門關,僅通一人行,天下至險也。晚泊巴 東縣,江山雄麗,大勝秭歸,但井邑極蕭條。邑中纔百 餘戶,自令廨而下皆茅茨。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 是日重陰微雪,天氣飂飄,復觀亭名,使人悵然有天 涯之歎。遂登雙柏堂。堂舊有萊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然南山重複,秀麗可愛。白雲亭,天下幽奇絕境也。群 山環擁層出,間見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欄外 雙瀑瀉石,澗中跳珠濺玉,冷入人骨。其下是為慈溪, 奔流與江會。予自吳入楚,行五千餘里,過十五州,亭 榭之勝,無如白雲者,而正在縣廨廳事之後。二十一 日,發巴東,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竇,在峭壁絕高 處,人跡所不可至,然髣髴若有欄楯,不知所謂「夫子」 者何也。過三分泉,自山竇中出,止兩派,俗云「三派有 年,兩派中熟,一派或絕流。」饑饉泊,疲石。夜雨。二十三 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 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 中。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 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 所託。《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