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潭 即今之「黎潭。」
聖泉 在龍多山下。有淳祐二十年文震協記《牛仙尉祈雨靈應事》,碑記尚存。
火井 在伏龍山下。地窪若池,以火引之,有聲隱隱出地中,少頃炎熾。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為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衣裾。
樂至縣
大娑婆山 ,去治南十里。
小娑婆山 :去治北一里,對大娑婆山。二山高聳特奇,皆可屯兵。
寶鼎山 去治西北七十里,狀聳秀如臺鼎。筆架山 去治西北十里,以形似名。
寶蓋山 在治西北,與筆架山相連,有寶蓋寺。鳳飛山 與大娑婆對峙,如交翥,故名。
周鼎山 去治西三十里,形如古鼎。
鳳凰山 :去治東南二十里。
四面山 :去治東十里,四方如塔。
石佛山 :去治南七十里。
金雞山 :去治東二十五里。
盤谷洞 ,在治南,石刻「小盤谷」 三字尚存。龍洞 ,去治東七十里。
鐵峰山 在舊安岳縣後,一名「鳳凰山。」
大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北五里鐵峰山後。上有棲巖寺,宋馮山讀書於此。
鼇魚山 在舊安岳縣北二十里,以形似名。雲居山 在舊安岳縣治東南十里。上有葛仙洞,崖畔勒「龜鶴」 二大字。
瑞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東六十里。四壁如削,邑人張侍御築砦於此。
獅子山 在舊安岳縣治北三十里。形如獅子。無際禪師修行於此。
香雲山 在舊安岳縣治南十里。山頂有池水,煮茗甚甘。
勝水河 :去治東六十里。
清水潭 在治東周鼎山之下,瑩如璧玉。龍潭 在治西。相傳潭下有龍潛焉,禱雨輒應。桂林溪 在治西。環繞如帶,以多產文人,故名。放生溪 在治東。源出寶鼎山,流入簡州河。樂至池 在治內。宋寇準為樂至令,嘗讀書於此。明知縣朱統直遷學於池北,即以池為外泮,登科則有龍見之祥。
蓮池 在治東,一名「洗馬池。」 舊傳勾侍郎所鑿。若蓮盛開,則科第多,常有驗也。
玉堂池 在治西五十里。
蓮池井 在蓮池傍
靈觀井 在治內儀門傍。
岳陽溪 在舊安岳縣治西,即清竹溪,遶治東南流。宋太守彭乘臨溪鑿石為曲水,每歲修褉於此。以乘嘗官翰林,故名「翰林灘。」
大安溪 按《明一統志》在舊安岳縣北七十里。通賢溪 在舊安岳縣北五十里,昔有通賢館,今廢。
岳陽溪 在舊安岳縣。環遶學宮。溪上築堤曰「三元」 ,流百里入璚江。
方池 在舊安岳縣治北,舊有陳摶手植蓮。流杯池 在舊安岳縣東,郡守彭乘命工鑿之。破石井 在舊安岳縣治西,有巨石中分而出水,世傳陳摶所鑿也。
潼川州城池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本州
潼川州城池 「石城周圍九里有奇,狀若蛇盤,與西川龜城對峙。明天順、成化間,知州譚道生、蔣容相繼修築。門四,高一丈六尺,樓翼層簷,牆飛女堞。外鑿池闊四丈,引西溪九曲水注於中,歲久湮廢。知州錢輪重加疏鑿,又於城東築隄三十餘丈,以禦水患。嘉靖中,知州趙德宏砌以石門四,東流通蜀南薰川北植柳萬株於外,今崩圮。」
屬縣
射洪縣城池 石城,周圍五里。明天順初,典史廖斌築土城。成化間,知縣郭鏜甃以石,周五里,門四:「觀瀾、宗海、覽秀、迎恩。」 隆慶中,知縣李猷重修,外環以壕。
鹽亭縣城池 石城,周圍六里。成化初,知縣李惟中築,門四,「《鳳儀》、雲谿、春谷、瀰江,今崩。」 圮,中江縣城池 石城,周圍七里三分,高厚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