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1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三卷目錄

 邛州部彙考三

  邛州古蹟考陵墓附

  邛州峒蠻考

 邛州部藝文一

 題橋賦以望在雲霄居然有異為韻 唐李遠

  卜肆銘          無名氏

  邛州鳳凰山新禪院記    宋文同

  虞忠肅奏議序       魏了翁

  鶴山師友雅言序       游侶

  邛州新城記       明胡纘宗

  修復越巂東路記      余承勳

職方典第六百三十三卷

邛州部彙考三

邛州古蹟考         州志

本州

公孫述城 在邛縣,即古邛州城西。王莽改郡守為帥正,以蜀郡為導江。漢末,公孫述為導江帥正,治臨邛為之。按:舊城即今城隍廟,右側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

火井廢縣 在州西。隋大業間置。唐屬邛州,宋因之。元世祖并入邛州。今其地猶稱火井縣。舊有袁天罡殘碑,曾有斷其龜首作花盒者,立斃焉。

臨邛廢縣 在州南五里。漢置蜀郡。隋屬雅州。唐、宋為邛州治。元省入州。

依政廢縣 在州東南七十里。西魏置,屬邛州。隋屬雅州。唐、宋俱屬邛州。元省。又有舊依政城,在縣東北三十里。

鹽井 ,漢宣帝地節三年,「穿臨邛蒲鹽井二十,置鹽鐵官。」

石盤戍 ,在邛縣西一百里。舊傳諸葛武侯征羌,駐軍於此,俗呼為「望軍頂。」

點易洞 :在州治西白鶴山。漢胡安先生邃於《易》學,潛修洞中,幽雅軒豁,遺址尚存。

萬石壩 君平故里在州東十五里。

火井 在州西南八十里。《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焰飛煽於天陲。」 註云:欲其光,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數里。里人以竹筒曲而置井,接其光引諸窗內,或穿入牆隙,家可不設燈燭,而徹夜光明,且無灰膩鹽井,即取井火以煮井水,一斛水可得鹽四五斗,若以家火煮之,則鹽無幾。又《博物記》云:「井深二三丈,以竹木投取火,後人以火燭投井中,火即滅絕,不復然。」

東湖池 五代時孟昶鑿,在州東一里。

「西湖池 」 ,張遠霄垂釣處,在州西「白鶴山。」 「星石 」 在州治南嶽祠中,其大如斗而圓,淡黃灰色,有碎紋,不知何時所隕。其南又有一星石,方而長,色紫,已為兒童所傷多矣。

瑞井 在州西白鶴山。齊延興中,高、何二僧卓錫於此,有石佛現光,從地湧出,即化為泉,遂以石甃成一井,深五丈許,因號為「端井。」 今跡尚存。石筍 在州西,有石高約十丈,上尖下廣如筍。文君井 在州南街左,漢卓王孫女文君所鑿以造酒,去琴臺數武,即當壚相如滌器處。相傳水有酒味,近無驗。在白鶴驛中。從上至底,皆鑿石為圈壘之,精密牢實,制非近世所有,信為卓氏舊汲。然其水甚清冽可愛。

張公柏 ,在州儒學內,環植六百餘株,至今望之如翠屏青嶂,迺張三丰所植。

三班 即古邛屬之火井縣地。萬曆間,軍買民田,而獠民雜處,分為三班,差賦應邛。

南樓 在州治南五里,前臨大江。宋淳熙間,郡守張方建。

挾仙樓 在州治北崇真觀後。昔有仙人張遠霄者,常往來於此,人呼為「張四郎。」 每挾彈視人家有災者,為擊散之。此其故居也。

桂香樓 在州治北,依古城文昌宮,後為學,今重建。

翠屏閣 在州治西七里白鶴山西巖寺左。漢胡安創。閣前山勢壁立。宋陸務觀詩:「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巖獨擅鶴山秋。」 今故址尚存。

三瑞閣 在州治西三十里,舊州圃。宋寶元二年,有並蔕蓮、九穗禾、雙犢牛、三瑞,嘉祐二年復。